他提出的戰略佈局將會為他們指引方向,讓他們有個奮鬥的目標,不再坐井觀天、偏安一隅。

劉毅聽完不心動是假的!

未來數年拼搏的目標與方向,完全可以按照公孫起所言去做。

趁著張讓在朝中如日中天,他足以在亂世徹底到來之前,完成這一系列的部署。

只是這樣一來,就有些對不住北宮伯玉了。

劉毅之所以能夠輕易勸說北宮伯玉,趁機進攻三輔之地,是因為北宮伯玉與張角有過一段淵源。

在張角發動黃巾起義的同時,北宮伯玉也積極響應,聯合西涼土豪宋楊等人發動叛亂,脅迫韓遂、邊章等人入夥,推舉邊章為主。

年初到現在更是相繼打敗過皇甫嵩、董卓,眼下擁有十萬之眾,賊勢滔天。

請神容易送神難。

劉毅前不久剛勸北宮伯玉進攻洛陽,現在又想勸他退兵或請求招安,顯然不切實際。

且不論北宮伯玉會不會同意請降。

朝廷之所以任命他為徵西將軍,就是想讓他與北宮伯玉互鬥,削弱他們雙方的實力。

是以劉毅即使知道朝廷的陽謀,可是明知是火坑也得往下跳,因為不去就是抗旨不遵。

劉毅要是派兵前去征討,北宮伯玉定然氣惱劉毅過河拆橋、被信棄義做了朝廷的走狗。

即使劉毅有心與之對峙,只怕怒火中燒的北宮伯玉亦不肯輕易放過他們。

不過這一點劉毅倒是不擔心,有公孫起在,北宮伯玉越上頭只怕敗亡的越迅速。

公孫起就是劉毅的王牌,有他在劉毅根本不帶怕的!

是以劉毅雖然覺得這事,自己做的很不厚道,但還是選擇派公孫起領主力部隊三萬前往平叛。

並且令公孫起全權做主,務必實現部隊的遷移,將軍事戰略從冀州擴散到涼州,最後趁機奪取益州、雍州。

公孫起辦事他很放心,一句話:靠譜!

不過他還是囑咐公孫起手下留情,與之對峙小勝即可,別將人家全滅了。

挫敗北宮伯玉,令北宮伯玉退兵涼州,他們才有機會兵入涼州,進而慢慢蠶食雍州。

接著趁機兵佔益州、謀取荊州、南下取交州……完成大布局。

最後配合冀州的他,完成岳父張角未完成的大業!

就在劉毅敲定出兵人選之際。

向來只參加議事,而鮮有發表意見的郭嘉突然開口了。

他長長的吐出一口氣,顯然是下了很大的決心。

郭嘉朝著劉毅單膝跪地,鄭重開口道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