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百四十八章帷幕該拉下了(第2/3頁)
章節報錯
典韋等人聽之無不佩服劉毅的遠見。
暗歎還是主公壞得很吶!
卑鄙!實在是太卑鄙了!
可憐張燕辛苦一場,到頭來全便宜了他們!
疑惑解開。
裴元紹佩服劉毅的先見之明,忍不住繼續詢問道:
“主公,你讓我們生擒皇甫嵩是何用意?
那老傢伙三番兩次找我們麻煩,許多弟兄全折在了他的手上。
留著終究是個禍害,不如除之而後快!”
周倉等人聞言紛紛附和。
從他們參加起義以來,死在皇甫嵩手裡的黃巾士卒不下十數萬人。
是以黃巾出身的他們,對皇甫嵩天然的恨之入骨。
若不是劉毅交代要生擒,只怕他們早將皇甫嵩的首級懸之於東門,以揚軍威、洩心頭之恨。
劉毅搖搖頭,正聲道:
“在北宮伯玉進攻三輔之地的緊要關頭。
我等全殲漢軍部隊、生擒皇甫嵩的舉措,對劉宏來無異於雪上加霜。
數月之前洛陽流言四起,說黑山軍準備聯手北宮伯玉,兵寇洛陽。
朝廷現在自顧不暇,與其說想征討我們,還不如說正想如何安撫我們。
免得我們揮師與北宮伯玉聯手,共同攻打洛陽……”
劉毅生擒皇甫嵩的目的很簡單。
一是面對朝廷的招安有更多談判的籌碼。
二是有這項事蹟在,即使他不去主動整頓黑山各勢力,那些中立勢力必定會紛紛來投。
讓他能用最小的精力快速整合太行山各方勢力。
劉毅心裡清楚。
按照歷史,朝廷無力征討圍剿黑山軍,會遣使拜楊鳳為黑山校尉,得舉孝廉計吏。
張燕見狀主動派使者到京城洛陽,上書朝廷請求歸降。
漢靈帝順勢任命他為平難中郎將,管理黃河以北山區的行政及治安事務。
不僅可以脫下賊寇的帽子,還能獲得一個合法身份。
每年可向朝廷推薦孝廉,並派遣計吏到洛陽去彙報。
這是最吸引劉毅的地方!
漢朝選拔人才注重舉孝廉。
可當今之世,上進之路皆為世家所掌控。
無論舉孝廉還是舉茂才,都是世家商量好的,平民庶子根本沒有什麼機會?
若他有舉孝廉、計吏的權力,就會增加對士人的吸引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