若他們心懷禍心不僅不能為他們所用,還會成為潛在的危險因素,會對他們造成莫大的傷害。

李大貴力排眾議,覺得既然他倆提出了受降的要求,當先稟報劉毅再做定奪。

訊息傳回毅興城。

劉毅頓時陷入為難。

白起認為有殺兄之仇在先,當殺之以絕後患!

在他看來兩人的勇武與兩人存在的危險性相比較,根本沒必要留著。

武將沒有了可以再招、再培養,沒完全有必要在一棵樹上吊死!

一殺了之是最簡單、粗暴、有效的辦法。

殺伐果斷本是他的一貫作風。

郭嘉認真思考了一番。

劉備的死無疑讓兩人對劉毅心懷仇怨,但人死不能復生。

想將關羽、張飛收為己用確實很困難,但辦法總歸是會有的!

對於關羽所提的三個條件,在他看來其實也不難。

北宮伯玉攻打三輔之地、皇甫嵩又遭劉毅生擒,劉宏現在處境艱難,背腹受敵。

甚至不需要他們用手段,朝廷遲早會懷柔招安他們。

那麼關羽所謂的降漢不從賊,便可滿足。

至於第二條厚葬劉備根本不需說的!

唯獨第三條要劉毅去焚香跪拜謝罪,確實是有些強人所難。

不過以劉毅一直所表現出的仁德,改為祭拜劉備倒也說得過去。

面對關羽如此無禮與強人所難的要求,若是劉毅都能想辦法應允。

適當宣傳一波後,對於日後招降人才應該會有一定的幫助。

當然郭嘉也不傻。

他一眼看出了關羽、張飛投降背後不為人知的目的。

不過他還是覺得殺不是唯一的選項。

可以用囚禁、軟禁等其他方式來處理這件事。

殺只需要一句話就可以了,大可等見了面後再做計較。

若真的不能留再殺不遲。

當然怎麼選就全看劉毅自己了,他與白起的意見僅供參考。

劉毅聽完劉備力竭戰死而不倒的訊息,心中久久難以平靜。

一個為了夢想屢敗屢戰,百折不撓,渾身熱血永遠不願沉淪的鬥士就此隕落了?

一個傳言始終保持著謙遜、待人真誠寬厚、深具人格魅力、被曹操稱為:

“天下英雄惟備與曹耳!”的雄主漢昭烈帝半道夭折了?

一個顛沛流離、寄人籬下、蟄伏多年、歷經無數困境。

直到四十多歲才大器晚成的勵志大叔,再不能譜寫篇章?

一個能夠在去世前,還不忘諄諄教導自己的兒子:

“勿以惡小而為之,勿以善小而不為。惟賢惟德,能服於人。”的老父親還沒成家便已絕後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