眾人決心將關羽、張飛一併生擒之後,再回去向劉毅交差。

不過擺在眾人的難題又出現了。

關羽、張飛躲入小山洞之中當如何擒之?

裴元紹想也不想,大大咧咧道:

“這有何難?在外面放把柴火,煙燻一下保證把他倆嗆出來!”

周倉搖搖頭否定了他的建議:

“若他們二人誓死不出,活活燻死了可咋整?”

裴元紹一想也是,忙試探性的提議道:

“那要不讓皇甫嵩去說降?或是以劉備屍首為要挾逼他倆出來,然後趁機拿下?”

眾人用眼神關愛的眼神看著他。

暗暗搖頭。

這孩子沒救了!

該是有多粗糙的神經,才能夠產生他這種想法。

皇甫嵩自己都是要死要活的人,讓他去勸降?

用劉備的屍首去要挾,得虧他想的出來!

死者為大!

這是人乾的事?

還想不想幫劉毅收服他倆了?

李大貴沉吟了半天。

看了看裴元紹又看了看眾人,終於忍不住開口道:

“關羽、張飛二人不傻,肯定明白劉備已經凶多吉少。

我們現在不應該用劉備的屍首要挾、刺激他們,以免他們有過激的行為。

以我愚見當先好言相勸,若是他倆不聽勸可令他倆餓上幾天,滴水未進必定乏力。

屆時可令典都尉等身手強勁之人,將他們二者生擒。

當然也可以誘騙他們直言劉備、皇甫嵩已被我等生擒回毅興城。

他們考慮到劉備的安危會有機率出來……”

眾人聞言,覺得紙終究是包不住火。

既然有心將他倆收為己用,就應該真誠以待不能有任何隱瞞。

人無信則不立。

一旦棄信違義讓別人心存芥蒂、產生隔閡,就很難讓再讓別人產生信任真誠相待。

所以眾人最終敲定的方案就是先好言相勸。

若是他倆不聽就讓他倆餓上幾天,待他們餓得渾身乏力之際將他們生擒。

命手下士卒打掃戰場,救治傷員後。

張曼成、李大貴、周倉等人隨著典韋前往關羽、張飛所藏匿的小山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