鄭義不破不立的作法具有可行性,可不到萬不得已之下,他實在不想冒這一風險。

於是他便自我安慰道:

“或許我們援軍很快就會擊敗皇甫嵩,解除我們的危機。

雲飛所言計策可暫且緩一緩,作為我們最後的選擇。

先看看能不能守得住,事不可為再做計較不遲。”

見張燕沒有否決自己的建議,而是選擇了較為折中的辦法,剩下的靜觀其變。

鄭義也不再多言。

事已至此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。

往好處想想。

或許劉毅根本沒自己想的那麼奸詐。

一切不過是他自己,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。

定下了初步應對策略。

張燕立刻命人將援軍到來、並且取得大捷的訊息告知眾人。

而後以身作則親自領軍登城指揮,等待皇甫嵩大軍的到來。

若能守住城池,等到援軍從皇甫嵩大軍後方殺來。

他們便領軍殺出前後包夾,一舉擊潰皇甫嵩。

張燕部署防守安排,並親自登城激勵士、氣指揮作戰的同時。

皇甫嵩已點好兵馬。

上萬大軍浩浩蕩蕩隨著嘹亮低沉的號角,再次發動攻城。

皇甫嵩依舊實施攻打三門放一門的戰術。

勢必要在最短的時間內攻下城池、擒拿張燕!

戰鬥一觸即發。

雙方都用盡全力。

隨著戰鬥的進行,張燕已做好最壞打算。

暗暗命鄭義派人行動起來。

是以。

他不再顧慮守城物資的消耗,領著守城大軍奮起頑抗。

滾木、礌石、沸水、白羽箭等等守城物資,似不要錢一般紛紛朝著皇甫嵩大軍,劈頭蓋臉的招呼而去。

黑山軍全體將士軍苦苦支撐,一直激戰到太陽落山。

眾志成城之下,終於讓他們守住了。

望著屍橫遍野、血流成河、修羅煉獄般的戰場,皇甫嵩臉色十分難看。

此役在黑山軍將士的頑強抵抗下,強行攻城讓他們,再次付出了數千將士的性命。

好幾次他都感覺快攻下城池,奈何最後還是被對方守住了。

依舊沒能攻破城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