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捻去一枚金色的仙果,這朱果樹的樹靈養鳥還養出了感情,此時就像溺愛孩子的母親,軟聲勸說嚴厲的老師一般。

見葉蘇絲毫不動搖,樹靈也沒有辦法只能落下幾枚仙果,便收回了樹枝。

算不到人族所在,在茫茫洪荒之中碰運氣無疑是大海撈針。

想著自己與洪荒人族到底是什麼關係,他便用元神仔細的掃過一條條因果之線。

不過得到的結果........就是人族的誕生與他沒有絲毫因果相連,他彷彿就真的是獨立人族之外的個體。

這不由讓葉蘇想起自己的穿越之謎,哪怕到了大羅金仙境界,他依舊對此毫無頭緒,他就真的像是真正的洪荒生靈一般,完美的嵌入了這片天地之中。

望著寶光四溢的無量山,閉關的這些年不見,山中已經沒有一處不流溢著神光。

他的寶庫中數量龐大的天地寶材,如天河中流沙一般多的仙藥神果,都是當初隨意搬運後世中一些商業知識鑄就而成。

若他真的是洪荒生靈,這些其他的知識又是如何而來?

難道是大夢三千世,如今才魂歸洪荒中?

穿越的地點已經隨著兩隻異獸圍攻熊貓被毀,連源頭都消失了。

這麼多年都沒有踏出無量山半步,一是固然修為低下怕仇人埋伏,二便是怕自己改變了如此之多的洪荒情況,是否會引起天道的注意呢?

帶著這些思慮,葉蘇又緩緩閉上雙目。青銅燈光亮起,他便再次修煉了起來。

人教一立,並不影響巫妖兩族劍拔弩張的氣氛。

太上老君居在不周山區域的無名山谷中,日日為人族講道。

而他的兩位師弟在百年間,竟然學著太上老君整出了大動作。

一立闡教,一立截教。一號元始天尊,一號通天教主。

兩人雖同屬三清,但所立大教卻是大有差異,立教的道法根本也是大有不同。

通天之道,主張有教無類,天道之下,眾生無差。凡有心向道者,即是有緣。如若授以鴻鈞道法,他日成就必定斐然。他的看法是成道關鍵在於是否有向道之心。

元始之道,主張資質出身,混沌開闢,各種生靈既有三六九等之分,非是天賦異稟或是靈根得道,天生地養,不得入元始門下。這裡顯然就不包括那些妖族之類,所謂妖族皆是毛羽鱗鬣,花木蟲魚,飛禽走獸之輩,怎能入得元始法眼。

兩位既以成就混元,本就不圖立教功德,但那日山谷之後,他們便知哪怕是聖人肩負氣運,也不可能事事親為。

若是想成為左右洪荒的執棋手,手裡怎麼能沒有好用的棋子呢?

太上老君清靜無為,成就混元之後也是求靜修,以他日棄了鴻蒙紫氣,走上悟透三千大道,以力成聖。

此番立人教之後,親身講法已是難得。那日在山谷之中,他便有言在先,全人族自強之法後就將人教交與他唯一的弟子玄都法師。

兩位師弟同樣有向道之心,卻不如太上老君那邊清靜無為,於是便有了兩教出世。

只是兩教道統天生便有如此差異,已成聖人的三清,除卻一些難得先天靈寶之外,再也沒有能讓他們動心之物。

所以早在立教之初,教義之分,道統之差便演變成了他們未來麵皮之爭的關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