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2章 解決之法人力難為(第3/3頁)
章節報錯
此刻的聶錚畢竟是對著李素瑾毫無保留,所以有關自救的法子,也有些許片段從李素瑾腦中一閃而過。
聶錚點了點頭:“那法子……有,但是人力不可為。”
接著聶錚就將這些日子的嘗試,一一的傳達給了李素瑾。
李素瑾點了點頭,這些事情,呼延相如已經說過了,和聶錚所述基本一致,只是呼延相如瞭解的,比較片面。
聶錚身上的情況,看似飲鴆止渴,但實際上,聶錚對這個結果早有預見。
這是他屢次嘗試後,失敗導致的必然結果。
元氣和怨氣本就同源,正是先天之炁的分支,卻又天然相沖。
這一點,聶錚已經確認了,陸齊山所言不假。
正所謂天之道,損有餘而補不足。
符篆一途最講究這個。
這和元氣怨氣的關係,十分相似。
這樣的話,若想完美轉化元氣和怨氣,只需要把它們當成是符篆來研究就可以了。
有了方向,聶錚自然就準備推演運算了。
可是……推演過後,聶錚就發現,這個運算量龐大至極,和尋常符篆完全不同。
因為人體的構造本就玄妙,各個脈絡中元氣或者怨氣的儲存量並不是一成不變的,會隨著時間氣溫等等動態原因,不停地發生變化。
就好比人剛剛進食,就會覺得身體很暖和一般。
那個時候,便是食物中的劣品元氣在體內逸散。
這種情況下,勢必會使得原本打算用來推演的資料發生變化,從而導致功虧一簣。
由此看來,憑藉自己的術數,若想成功推演,怕是得窮盡一生。
就算自己找許多術數大家來幫忙,也得數十年之功才行。
於是乎,聶錚就響起了陸齊山說的那些話。
氣之轉化,存乎一心,修佛靜心,是為捷徑。
佛家講究緣法,講究頓悟。
若想將元氣怨氣相互轉化,修佛者,可能憑藉自身感悟,瞬間找到那個平衡點。
可是……聶錚很快就放棄了。
陸齊山的驚才絕豔舉世共知。
他都找不到平衡點,自己……能行嗎?
無奈之下,聶錚打算採用笨辦法,也就是窮舉法。
所以才有了呼延相如之前跟李素瑾所描述的那些。
每天一點點的嘗試驅離體內怨氣,同時補充元氣來找尋它們之間的平衡。
然而……失敗了。
以至於如今自己必須大量吞噬元氣,才能維持自身的理智。
聶錚和李素瑾交流許久,李素瑾也有些一籌莫展。
陡然間聶錚便渾身顫抖起來,身上也蒙上了一層可怖的黑灰色。
頓時一個急切的念頭從聶錚身上傳到了李素瑾腦海中。
“你快離開這裡,我要發作了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