所以南楚才會年年在邊境貿易上吃虧。

甚至邊境的諸多城市,名義是南楚管轄,可實際上就是北遼人的地盤,稅都收繳不上來一星半點。

比如薊州城。

而南楚人對此也是也睜一隻眼閉一隻眼。

在柴沛的心裡,名義上是我楚地,這就足夠了,不然多沒面子。

所以柴沛聽到有法子,很是關心:“哦?愛卿有何妙法,速速道來。”

婁剛侃侃而談:“據我司探子回報,那北遼也是內憂外患,其西、北兩面雖無強國,但各自部落實力強橫,都生於長於白山黑水間,有上頓沒下頓乃是常事,時常會因為餓死人而叛亂。

“北遼大多政策都是為了壓制這些部落的發展,主要的兵力以及精銳都在他們北院大王那裡。

“更有甚者,其東部的高句麗作為北遼的附屬國,需要年年進貢黑鮪,若是數量未能達到要求,就需要用成年壯勞力入遼為奴作為替代。

“高句麗對此可是苦不堪言。

“而我司……已經和高句麗的皇室搭上線了……”

婁剛話說到這裡,就停住了,沒表達出來的意思就很明顯了。

他想要行那驅虎吞狼之策。

柴沛聞言眉飛色舞,擊掌讚歎:“此計好!此計妙!賈愛卿,這樣你就不用頭疼糧草和軍費之事了。”

賈京:“……”

“李愛卿也來了,可有什麼高見,說來聽聽?”

李玄一路上思忖了很多。

若北遼起邊釁一事是真的,那是必須要有力還擊的。

俗話說得好,打得一拳開,免得百拳來,一味懦弱退讓,只會讓北遼人得寸進尺。

可是打仗不是小事,是需要動員全國上下的。

這樣大規模的動員,必然有損國力。

但是一定程度的損失,是可以接受的。

所以在這一方面,左相李玄和右相賈京就已經意見相左了。

李玄上前見禮後,就先把賈相好好的誇讚了一番。

就在眾人都以為他也不主戰時,李玄卻話鋒一轉。

“……不過必要時候給北遼人一些顏色看看還是很有必要的……”

那賈京正待反對,李玄繼續道:“賈老莫急,剛才還是賈老您提醒了我,若是我們也以馬賊的名義回擊,那便不算是兩國交戰,只能是邊境互有摩擦而已,讓太原的秦將軍和保定的盧將軍見機行事便好。”

李玄的提議不僅中肯,而且圓滑,但是賈京連忙抬手阻止。

“不可!萬萬不可!這樣做等同於放權給邊軍將士,若是其中有些纛蟲冒充馬匪反而劫掠我南楚百姓,或者乾脆冒充北遼人劫掠我南楚百姓,那該如何是好!”

柴沛繼續點頭:“賈相這是老成謀國之言。”

李玄當時就無語了。

忽然這時有聲音傳來,打斷了李玄的思緒。

那是幕僚艾同安。

那日甘露殿裡的會面,其實什麼結果也沒有商議出來,皇帝就已經用“乏了”做理由,將他們打發走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