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百二十一章:探親(第3/5頁)
章節報錯
“我們商量著就近買處農莊,再配幾個僕人,將您接過去享享清福,您看...”
“清福?”
老祖母一聽。
高興是高興,卻沒有跟二人走的意思,拒絕道:“祖母我今年七十八了,能有幾天活頭,這左鄰右舍的都是我朋友,每天出門跟人聊聊天,打打牌,日子過得還算充裕。”
“這要是去了瑤池,瑤池的門衝哪邊開呀?”
嘆息著:“不是我矯情,實在是故土難離,我現在就想著,死後能葬在張家祖墳裡,旁的也顧不上了。”
“你們要是有孝心,這幾天就陪著我四處轉轉,西家的劉嬸子,給自己置辦了一套喜棺,那木料用的可好,我就琢磨著給自己也準備準備,這事不能馬虎,現做就來不及了。”
呃...
張恆和張一桐對視一眼。
老祖母還看的挺開,這就琢磨起身後事來了。
其實也對。
操勞了一輩子,眼下張一桐也長大了,還成了內門弟子,有出息。
老祖母也該歇一歇,多為自己考慮考慮了。
畢竟,各地習俗不同。
張一桐家裡這邊,管棺材叫壽方,挺講究這個的。
還有一句老話:寧可生時無房,不可死時無方。
夜...
大小姐躺在床上。
張恆則坐在一旁。
這裡是張一桐的閨房,說句讓人笑話的話,前身壓根就沒進來過。
前世是張家的奴僕,祖孫七代都是如此。
對大小姐,前身的感情很複雜,就像對待女神一樣,生怕褻瀆了她。
張恆就沒這種複雜想法。
坐著大小姐的小椅子,把玩著梳妝檯上的小玩偶,頭也不回的說道:“不出意外,老祖母還有四年陽壽。”
大小姐沒問張恆怎麼知道。
張恆的神秘她早已習以為常,只是感嘆著:“咱們臨走前,給祖母買幾個奴僕吧,咱們不在身邊,祖母的年紀又大了,得有人伺候著。”
張恆點點頭:“你看著辦吧,你不是有第六感麼,挑幾個心善的回來。”
瑤池仙府是階級社會。
仙,商,農,奴。
階級分明,早在出生就定好了,很難事後更改。
以仙籍,也就是修士籍來說。
他們可以經商,也可以農耕,還可以購買奴僕。
但是對商籍來說,他們不許修行,農籍甚至連經商都不允許。
對這個制度,張恆其實沒什麼可評價的。
階級的誕生,源自於災變初期。
那群敢打敢拼,守住了瑤池傳承的人,最後成為了修士籍。
不敢以命相搏的老實人,成了商籍和農籍。
而叛亂者、外來者、還有被俘虜的敵對勢力之人,則被打成了奴籍。
命運,早在兩千年前就做出了它的選擇。
不服氣就好好努力,以能力改變命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