滿大街的道士, 街邊兩旁, 則是為道人提供服務的店鋪。

張恆雖然沒有問。

可看那些道士趾高氣昂的樣子,道士在黃屠界下,赫然已成為特權階層。

“發展的太快, 人心難免浮躁啊。”

張恆只看一眼,便看出了問題所在。

畢竟, 茅山經營黃屠界不過二十年, 以前茅山多少人, 全加起來也就幾百個。

現如今,沒有幾十萬道士, 恐怕都難以管理黃屠界吧。

人一多。

難免風氣浮躁。

張恆不用想也知道,恐怕當年在大茅峰上刷馬桶的道童,按資排輩, 現在也該坐鎮一城了。

這也是難免的。

水漲船高嘛, 古今都是如此。

衛子夫沒得到寵幸之前, 衛青只是平陽公主府上的騎奴與馬伕。

後來衛子夫成了夫人, 衛青立刻成為侍中,不久又加封為太中大夫。

水漲船高。

這是天經地義的事。

茅山經略黃屠界後也是一樣。

徐真人與九叔這一輩的, 只要肯出力,隨便外放一下便是傳道州使,總領一州政務。

張恆這一代的比如秋生和文才。

外放出去也得是府郡一級的傳道使者。

除非實在是爛泥扶不上牆, 不然找點事做還不簡單。

“三才者,天地人。”

“三光者, 日月星。”

張恆隱去身形,一路往前走。

走到深處, 見一專門培養道童的殿宇。

一眼看去,數千道童大聲朗讀, 都是些七八歲的孩子。

“文才?”

張恆有些驚訝的看著觀禮臺。

入眼。

上面站著個揹負雙手中年道人。

他一臉嚴肅,不苟言笑,不是文才還能是誰。

“是啊,文才今年也快五十歲了。”

張恆一臉感嘆。

沒有人會永遠二十歲,只會有今年二十的人。

這麼多年過去了。

文才也像當年的九叔一樣,喜歡揹著雙手,沒事抽口旱菸了。

“有子少年紈絝, 老來恰似其師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