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七十九章:融城大帥(第2/5頁)
章節報錯
有這幫人的支援,未來的茅山高層必有他的一席之位。
甚至說句不好聽的話,到時候想不選他都不行。
不選,就是要搞分裂。
搞到最後弄出個新茅山,祖師爺臉上都沒面子。
不要以為這是危言聳聽,要知道唐宋時期,淨明派就因為這種事分裂出了一個閭山派,人腦袋都打成豬腦袋了。
鬧到最後,連上界祖師都驚動了,降下了一張‘樹大分根’的法旨。
也虧得有這張法旨,不然非得跟華山派的劍氣二宗一樣,拼個你死我活。
“不錯,不錯。”
“地方大,還在街口,是個好地方。”
九叔幾圈轉下來,越看越是滿意:“弄得很好。”
說著,九叔忍不住停下腳步,向秋生的姑媽說道:“秋生也不小了。”
姑媽點頭嘆息:“二十四了,是不小了。”
古代人結婚早,十幾歲結婚的比比皆是。
二十四五沒結婚,就跟後世三十四五沒結婚的人一樣,哪怕放到大城市中,這個年齡也該結婚了。
“回頭該給秋生定門親事了。”
九叔知道秋生他姑媽的想法。
她不願意讓秋生一輩子修道,一直在給他張羅媳婦的事。
只是這年頭講究父母之命,媒妁之言。
秋生沒有父母,還在義莊打雜,並不算好姻親。
結果託了幾個媒人都沒成,好人家的閨女根本不肯嫁他,說他從小在義莊長大,一身的晦氣。
不太好的倒是沒這麼多講究,可秋生也挑得很,一會說人家姑娘長的不好,一會說人家有狐臭,三五次都是沒成。
“應該了,應該了。”
姑媽回頭看著正在裝修的鋪子,哽咽道:“秋生終於有家了,可以娶媳婦了。”
聽到哭聲,秋生一臉無奈:“姑媽,我怎麼沒家呢,義莊是我的家,您家也是我的家啊。”
不說這話還好,一說姑媽哭的更傷心了:“不一樣啊!”
義莊是九叔的家。
在姑媽看來,秋生就是拜在九叔門下,跟著九叔混飯吃的學徒,九叔的家怎麼會是他的家呢。
至於她這。
她家裡還有一家老小,平日秋生在她那住住,幫忙看看店,夫家就很有怨言了。
所以這兩個地方都不是秋生的家,他只不過是寄人籬下而已。
正因為想到了這一點,姑媽才忍不住一個勁哭。
她哭,不是傷心,還是為秋生高興。
有了這家店鋪,秋生就能娶媳婦了,以後他就有家了。
一旁。
張恆將一切看在眼中。
和電影中表現的歡笑不同,現實終究是現實,笑鬧過後,面對的是柴米油鹽。
平日裡,秋生整天笑容洋溢,和文才嬉笑打鬧,可誰又知道,他的內心深處隱著多少苦楚。
夜深人靜之時,聽到姑丈一家對他的埋怨,他是否能忍住落淚?
人,總是在一天天的長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