可是等了許久,他也沒等來調令,反而收到了一份莫名其妙的軍令。

讓他對山海縣加派駐軍!

古怪,到處都透露著古怪!

讓人送走錢玉山之後,李如山在廳堂中思慮了良久還是沒想明白。

吃晚飯的時候,他依然還是緊皺著眉頭。

“父親,有什麼事嗎?”他的兒子李客師問道。

李如山放下碗筷,沉凝了片刻,說道:“我想讓你去山海縣那邊?”

“山海縣?五皇子殿下那裡?”李客師問道:“為什麼?”

說起來他還是鄭銘的大表哥,不過從小到大他只見過鄭銘兩次,而且還都是少年時。

“別管為什麼,去了之後聽從殿下的安排。”李如山道。

李客師撓撓頭,說道:“可是我今年打算參加武舉。”

武舉跟科舉一樣都是朝廷選拔人才設立的考試製度。

由於大璃武道盛行,對武舉非常重視,甚至在某些方面還要重於科舉。

李客師從小就開始修煉,如今才二十二歲就已經是五品修為,算是一個小天才。

而且受李如山的影響,他還熟讀軍法,對軍事非常瞭解。

如果他參加武舉的話,怎麼也能拿個武進士回來。

李如山沉聲道:“下次吧,你現在還差點,去了也不會獲得太高的名次,下次說不定能入一甲。”

參加武舉的首要條件就是武道修為,一般情況下五品就能金榜題名,不過金榜分為三甲,一甲就是狀元、榜眼、探花三位,只有四品武者才有資格爭取一甲。

武舉每三年舉行一次,而且還要求參加武者必須在三十歲以下。

算是朝堂選拔武道人才的途徑之一。

除了武舉,大璃還有舉忠義,有些武者年齡大了,但修為不低,而且人品還好,這樣的人可以透過朝廷武將舉薦加入軍隊或者其他朝廷機構。

不過透過舉忠義加入朝廷的武者要比透過武舉的武者差一些,一般會被安排為副職,因為軍隊將領不只是看武力,還要看軍事才能。

李客師遲疑了一下,還是點了點頭應下來了。

雖然他不想去,但是李如山的要求他也不敢反駁。

因為老子打兒子天經地義,而李如山最擅長的就是打兒子。

……

鄭青松的一番操作不但把鄭銘和李如山整蒙了,就連京都朝堂的諸多大臣和皇子也是一臉懵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