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兩百零六章北聖宮(第3/4頁)
章節報錯
華夏元年,正月初五。
鄭銘親臨定國公府弔唁。
同行的自然少不了魏語。
“拜見陛下,拜見皇后娘娘。”
定國公府,一眾婦人帶著八歲的世子魏言恭迎。
鄭銘走下龍攆,陪同魏語進入靈堂。
剛踏入靈堂,魏語就以泣不成聲。
“定國公魏公器識恢宏,風度衝邈,為國朝效力七十年,扶翼大運,勤勞皇家,尊主庇人,匪躬致命,宣力運始,效績邊隅,南定雲江,北清草原,奉國威靈,功業有成,今日長辭,朕緬長懷。特賜魏公給節、羽葆、鼓吹、班劍,六十人,陪葬皇陵,賜諡號為忠武。”
小福子站在眾人身前,張開聖旨念道。
對於魏尚,鄭銘其實接觸並不多,在他返回京都時,魏尚的身體就已經快要不行了,鄭銘登基後,魏尚更是一天不如一天,他前前後後也僅見了魏尚四次。
每次魏尚都是看著他,許久才能說出一句完整的話來。
有擔憂,有期許,亦有幾分高興。
回想每次見到魏尚的場景,鄭銘悠悠嘆出一口氣。
魏尚一生都追隨在鄭青松左右,被鄭青松視為左膀右臂,為大璃立下無數功業,賜諡號為忠武也算是相得益彰。
鄭銘為魏尚點上三炷香,施以晚輩禮。
若是尋常家,他也該稱魏尚一聲爺爺。
來到魏言身前,鄭銘伸手揉了揉他的小腦袋,說道:“好好學習,好好修煉,等你長大,一定要像你的爺爺、父親、叔父那般成為我大璃的將帥之才。”
這是鄭銘對這個小傢伙的期許,同樣也是在表明他對定國公府的態度。
魏尚雖死,但定國公府依然是大璃七大國公府之一。
“臣謝陛下聖恩!”
八歲的魏言如同一個小大人一般,滿臉肅然拜道。
鄭銘微微頷首,轉身登上龍攆,緩緩離去。
至於魏語,就讓她在這裡多待一段時間吧。
……
魏尚的離世並沒有給朝堂帶來太大的影響,其實所有人對此都有心理準備了。
如今大璃之內,趨向安穩,朝堂之上,更是風平浪靜,文武百官都忙碌的昏天暗地。
作為大璃皇帝,鄭銘最看不得低下的人閒著,就像是那些黑心老闆,拼命的壓榨員工的汗水一般。
雲上江以北三省交付,涉及到軍政事務不計其數,朝堂既要安排官吏,又要統籌錢糧安撫百姓,同時還要選派駐軍等等。
年前鄭銘提出的五大聖地,各省府學堂政策也開始實行,各省府縣都在為此事忙碌著。
進入華夏元年,也將意味著大璃屬於鄭銘的時代來臨了。
正月初十,小朝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