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六十三章因為對殿下來說,陛下才是最大的阻礙。(第3/4頁)
章節報錯
“只要陛下不死,殿下就無法名正言順坐上皇位。”
辛棄疾愣愣的看著他,心中卻是翻江倒海。
他沒想到杜如晦會有這樣的想法,但仔細想想就會發現杜如晦是對的。
鄭青松不死,鄭銘就無法名正言順,除非鄭銘造反奪位,可是一旦鄭銘造反奪位就會背上罵名。
身為鄭銘的屬臣,辛棄疾不希望自己的主公背上罵名。
“所以我們能做什麼?”辛棄疾有些茫然的說道。
杜如晦低聲說道:“我們可以提醒一下文和先生。”
“為什麼不直接提醒殿下?”辛棄疾道。
然而不等杜如晦回答,辛棄疾就醒悟過來了。
杜如晦輕嘆一聲,說道:“此事還是由杜某來做吧。”
……
山海縣。
鄭銘坐在涼亭中,看著送來的檄文。
旁邊賈詡一副悠然自在的喝著茶水。
“文采不錯,寫的有理有據,要不是看了這篇檄文,本王都不知道百鍊宗有這麼多罪狀。”鄭銘看完檄文,輕笑起來。
張靈徵身為首輔文采自然不會太差,但是關鍵是其中列舉的罪狀足足有十幾條,每一條都有憑有據,直接讓百鍊宗變成了罄竹難書的惡勢力。
“百鍊宗確實做了很多對大璃不利的事情。”賈詡說道。
鄭銘隨手將檄文扔在了石桌上,笑道:“孰是孰非現在已經沒有意義了。”
“的確,不過陛下將出徵的日子定在六月六,有些操之過急了。”賈詡道。
現在已經五月中旬了,距離六月六還有二十多天。
兵馬未動,糧草先行。
這次鄭青松不但調遣了南方的邊軍,還動用了二十萬京營以及三萬禁衛軍,總計已經超過四十萬大軍了。
如此大規模的軍事行動,想要在二十多天內準備齊全,可不是一件輕易的事情。
不過估計鄭青松應該早就有所準備。
鄭銘捏了捏下巴,說道:“如此大的場面,本王倒是想去看看,先生要不要一起去?”
“殿下,還是不要輕易涉險為好。”賈詡全都。
鄭銘眉頭挑了挑,說道:“皇帝老子都御駕親征了,本王還怕什麼?”
“估計陛下不會讓殿下隨軍。而且陛下真的讓殿下隨軍,殿下也不能去。”賈詡道。
鄭銘擺擺手,道:“本王不是去隨軍,而是想遠遠的觀看一下。”
“如此大戲,不去看看實在太可惜了。”
賈詡低聲說道:“殿下應該坐鎮山海縣,以備應付可能出現的局面。”
“萬一陛下戰死~~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