交了保護費就沒有海盜。

沒有交保護費,海盜隨時可以有。

當然也有頭鐵的商人,他們不願意交保護費,還僱傭了不少武者。

這樣的船隊只要不是背景深厚,基本都是有來無回。

別以為義和堂只講仁義道德,以前義和堂也沒少劫掠商船。

冬季的季風不但帶來了大金皇朝的許多商船,還帶走了山海縣的商船。

這次是山海縣的一次嘗試,僅有四艘商船,兩艘去了東瀛皇朝,兩艘去了南方的大周皇朝。

僅僅只是帶走了一些毛皮和草藥,當然還有剛剛收穫的細鹽,至於其他的東西,山海縣也沒有。

這次主要是為了探路罷了。

山海縣一切都在有條不紊的進行著,但京都之中卻是一片凝重的氣氛。

朝堂上關於太子之爭的局勢越來越激烈。

根基深厚的大皇子肅王鄭華,軍功赫赫的二皇子慶王鄭旭,博學多才的三皇子寧王鄭鵬,還有今年剛剛二十歲就已經是四品武者的四皇子唐王鄭峰,四人為了太子之位各種陰謀詭計不斷。

整個京都都因此暗流湧動,甚至還牽扯到了一些宗門勢力。

然而作為太子之爭的裁判,鄭青松彷彿不知道這一切一樣,每天上朝下朝,處理奏摺,如往日一樣。

養心殿暖閣中。

鄭青松坐在案桌前看著一本本奏摺。

“燒了吧!”

他開啟一本奏摺看了一眼後,丟給了衛公公。

衛公公毫不意外的接過奏摺,直接丟進旁邊的火爐中。

這幾天他乾的最多的活就是燒奏摺。

凡是跟太子之爭有關的奏摺全部送進了火爐中。

忽然。

鄭青松看著一本奏摺頓住了。

眉頭緊蹙,臉色變得有些難堪。

“這個老東西要幹什麼?”

衛公公站在旁邊,低眉順眼。

鄭青松有些不喜的說道:“去,招魏尚過來。”

衛公公猛地抬頭,隨後躬身緩緩退出暖閣。

魏尚,大璃皇朝都督府做左都督,威武大將軍,定國公,一位站在大璃皇朝軍方巔峰的人物。

不過魏尚今年已經七十多歲,雖然是一品武者,但是因為舊傷眾多,身體還不如鄭青松,連行走都困難,只能靠輪椅度日。

但是魏尚在大璃軍方威望非常高,軍方很多將領都是他的門生,不是受過他的指點,就是他領導過的屬下。

而且魏尚還是定國公,大璃皇朝七大世襲公爵之一,在某些方面可以代表勳貴階層。

如今魏尚處於半隱退狀態,除了在都督府掛職之外,幾乎不干涉任何朝政。

可是一旦他出聲,就會影響整個朝局。

沒過多久,衛公公就帶著魏尚回到了暖閣。

兩名小太監將魏尚推到鄭青松面前。

“老臣拜見陛下!”

魏尚漫天白髮,臉色紅潤,精神矍鑠,看起來身體似乎還不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