另一隻清軍由吳三桂率領,從黃州府南下武昌府,一路攻城略地。

沿途明軍高舉白旗,投降清軍,吳三桂竟然一路打到長沙府,長沙府往南是衡州府,郴州府,這裡是姜瓖的地盤,在其他各地爆發戰爭,姜瓖暗中不斷地恢復實力。

清軍攻入黃州府時,他提督三府七萬兵馬應戰,但他也有糟心事,堵胤錫前不久從廣東北上湖廣,徑直來到郴州府。

姜瓖對堵胤錫的到來很不禮貌,認為堵胤錫是來吞併他的兵馬,奪走他的軍權,對堵胤錫態度不冷不熱,要不是有聆敬陽和金聲在兩支部隊在廣東,早就禮送堵胤錫出境。

堵胤錫來到郴州沒有擺架子,也並沒有以湖廣經略,內閣首輔大臣的名義去壓制姜瓖。

而是態度誠懇地請求姜瓖江西出兵,牽制在贛州府鄭芝龍的兵力。

姜瓖有兵馬七萬,可這七萬兵馬大部分都是流民,盜賊,有戰鬥力的部隊不多,也沒有經過血戰。

堵胤錫官大一級,姜瓖是姜讓率領五千兵馬,去贛州府邊境轉了一圈,然後又撤回來,向堵胤錫彙報軍情,贛州府鄭芝龍部隊戒備森嚴,數次進攻都被打回,損失部分兵馬只能撤回。

面對姜瓖虛與委蛇,堵胤錫也沒有辦法,他手下仍有兩千兵馬,在湖廣南部地區算得上一支不大不小的勢力,可這兩千多兵馬和湖廣以外勢力相比,相當於九牛一毛。

姜瓖本想吃掉這兩千兵馬,特意率軍來到堵胤錫軍營拜訪,堵胤錫熱情歡迎他,進入到堵胤錫軍營,才發現這兩千兵馬就是叫花子,吞掉堵胤錫的兵馬,消耗不少糧草,還會引起其他人嘲諷,他反倒是非常敬佩堵胤錫的堅持。

姜瓖大受感動,大手一揮,把衡州府南部三個縣城劃給堵胤錫,作為堵胤錫大軍駐地,堵胤錫也明白他的態度,只好帶著殘兵敗將去衡州府南部臨武縣。

好在這裡和廣州府接壤,堵胤錫迅速和金聲,聆敬陽恢復聯絡,三軍重新聯合起來。

(本章未完,請翻頁)

堵胤錫入駐臨武縣後,突然接到江天一從黃州府撤退到武昌府的訊息。

江天一後面是吳三桂率領的七萬大軍,正在死死追擊江天一,堵胤錫連忙回到郴州,想和姜鑲抵擋清軍進攻,保護弘光朝廷不被清軍消滅。

姜瓖好不容易趕著堵胤錫,也接到江天一送來的緊急情報,請求他率軍趕到長沙府護駕,姜瓖去也不是,不去也不是。

去了鐵定打不過清軍,不去就是叛賊逆臣,他幾乎兩眼發黑,第二天召集軍中主要將領,商議應該怎麼抵擋清軍。

姜瓖的部下倒是鐵心和清軍幹到底,以郴州府兵馬,完全可以抵擋清軍的進攻,但是能抵擋多久,這就不好說。

眾人商議了半天,仍舊是沒有一個好辦法,姜瓖無奈,只好親率三萬兵馬去接應陛下。

前往長沙府道路上,姜讓悄悄問他,挾天子以令諸侯,正是當下?

這也是親哥哥,換做其他人,姜瓖早就砍了,想罵姜讓沒腦子,可又不好說。

他和姜讓分析,這時候挾天子以令諸侯,就像是撿了一塊燙手的山芋,被其他勢力圍攻,把陛下迎接到郴州府,立馬送到廣東。

要麼扔給聆敬陽,要麼扔給金聲,實在不行,就扔給堵胤錫,反正不要讓陛下在他的地盤,免得成為各放勢力圍毆物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