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想了一宿,天亮後做出一個瘋狂決定,調動主力部隊猛攻叢山關,只要攻下從山關,成為華夏大地的主宰,區區扶桑四島指日可下。

根據情報顯示,在叢山關的明軍統帥就是一個叫做聆敬陽的將領,此人是明軍五軍都督,在朝廷之中地位超過兵部侍郎,他認準叢山關是明軍指揮中心,天真以為只要消滅聆敬陽,就能夠瓦解江南明軍的抵抗意志。

他也瞭解到這個叫做聆敬陽的五軍都督,從小兵到大順軍,再到明軍五軍都督。

莫非此人和他都是未來來客?

小泉殺意更濃,不管聆敬陽是不是未來人,都要幹掉此人,在他聖令下,數十萬扶桑軍往叢山關集結,和田中器會合後發起進攻。

扶桑軍高層對天皇頗有不滿,山本土撤回本土,已有不臣之心,此時應撤回去,而不是和明軍死磕到底。

太政大臣藤原光從寧國府趕往臨川,親自覲見天皇,他願意在浙江駐守,請求天皇回國穩定局勢,為帝國下一次進攻奠定穩固後方。

近衛師團近衛三磨也勸說天皇,不要急於攻下南直隸,以後機會多的是,都被天皇轟出去。

只有圍攻叢山關的田中器沒有說話,他率領二十餘萬圍攻叢山關,遲遲不能破城,他揣摩到天皇心思,率軍繼續猛攻叢山關,幾乎每一天都要強行攻城,非要攻破叢山關,挽回帝國的顏面。

扶桑軍數十日都沒有攻下叢山關,此時明軍第一支增援部隊終於抵達徽州府。

是李過,艾能奇率領的順西聯軍,全軍一路北上已有六萬餘人,後面是楊展部兩萬兵馬,曾英部三萬兵馬,再後面是瞿式耜率領七千廣西兵,更後面是沐天波率領的一萬雲南兵,一路上都有金聲,瞿式耜為他們提供補給。

順西聯軍殺入徽州府邊境線,就和扶桑軍發生小規模交戰,為了打好入徽州府第一戰,聯軍做足準備,步槍,手雷彈、火銃,弓箭,還有各種土炮都拉出來和扶桑軍交戰。

開戰後順西聯軍驚

(本章未完,請翻頁)

訝發現扶桑軍變得如此不堪,完全沒有江北扶桑軍霸氣,火力和戰鬥力更是天壤之別,一個天上,一個地下。

順西聯軍使出吃奶的力氣,卻一拳打在棉花上,駐守在邊境線一個扶桑旅團放了幾銃,就瘋狂往祁門縣撤退。

李過以為扶桑軍有陰謀,下令部隊穩打穩紮,光復邊境婺源縣,部隊在婺源縣歇息,他讓斥候往祁門縣運動。

斥候也爭氣,抵達祁門縣,駐守在祁門縣兩萬扶桑軍連忙關上城門,請求田中器增援祁門縣。

田中器還在孜孜不倦攻打叢山關,每日都調動一到兩個步兵聯隊強攻,每一次都都被名句你打退,還死傷數百人。

當明軍援軍抵達徽州府,田中器連忙向天皇求援,請求天皇調動部隊增援。

天皇讓他頂住,令近衛師團和第四師團馳援叢山關,最多兩天就能夠趕來增援,近衛師團火力強,有他們增援攻下叢山關不在話下。

明軍也發現近衛師團、第四師團往叢山關殺去,李定國率部趕往徽州府,半路上被藤原光率軍擋住前進道路。

李定國一時間不能攻破藤原光防線,兩軍在寧國府和徽州府邊境線數次交戰,都不能取得完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