此役,鄭成功一戰盡滅清軍部眾,滿清四十萬部眾,只有多爾袞等數萬精銳撤回去,其賴以生存的民眾都被今明俘虜。

這數十萬清軍百姓都被鄭成功強行趕往南直隸,增援南直隸戰事。

只有多鐸率領兩萬餘人,飄在渤海灣,即將抵達遼東半島,又遭遇到暴風雨,兩百多艘船被暴風雨擊沉一大半。只有四十艘船飄到半島。

多鐸下船以後。無顏面對多爾袞,再次拔出大刀向脖子抹去。

尼堪又一次阻止他的自殺,多爾袞早就看到暴風雨,帶著部下來到了登陸地點,只看見回來了四十多艘船。心裡面大驚。

這暴風雨怎麼這麼強?

再一看,多鐸,尼堪人人都是頭破血流,他問二人是不是扶桑軍進攻港口?

多鐸哭喪著臉,回答他是

(本章未完,請翻頁)

明軍,是鄭成功這廝突襲港口,他只帶回來這數千人,滿清部眾都被明軍俘虜,是他對不起大清國啊。

多鐸眼睛中充滿死亡氣息,多爾袞幾乎絕望,他怒其不爭,可這不能怪多鐸,是他下令精銳部隊去來動半島。

在港口精銳部隊不多,又看見多鐸頭破血流,還能帶回來數萬人,他更心痛這個兄弟,沒有責怪多鐸,而是摟著多鐸和鼓勵他。

“我們還有數萬兵馬,都給我打起精神,先祖十三副鎧甲起兵,縱橫數十年立吾大清,我們比起先祖,不知道好到哪裡去,只要我們兄弟齊心,一定可以東山再起。”

多鐸無力回應多爾袞,在和明軍戰鬥之中受傷,回來路上又遭遇到暴風雨,身心俱疲,多爾袞讓他好好休息。

然後立即召集撤退到遼東半島的高階將領,雖然大部隊被明軍擊敗,可撤到遼東半島的都是精銳。

還有吳三桂部及部分綠營兵,多爾袞令部隊往瀋陽去,搶在扶桑軍撤回到關外之前,把瀋陽城奪回來。

可清軍大部被明軍俘虜訊息很快在軍中傳開,大部分將士心如死灰。

為此多爾袞向全軍動員,此時不打回老家,下場只有死。

想要報仇,更要振作起來,多惠家園,秣馬厲兵,總有一天要血債血償。

清軍紅著雙眼殺向瀋陽,沿途有扶桑軍進行阻擊,這些扶桑軍人數並不多,雖然賣命阻擊,卻打不過豪格率領的步槍兵。

金州衛到瀋陽城六百六十里,清軍只用了十天時間,殺回到瀋陽城下。

此時,關外已經沒有多少滿清族人,只有瀋陽城內還有數千族人被扶桑人奴役,淪為奴隸為扶桑人幹活。

這些滿清族人一定想不到,他們曾經努力明人包衣,虐待包衣為他們幹活,現在被扶桑人當作牛馬鞭打,為扶桑人耕田種地。

扶桑軍在瀋陽城的兵馬不多,只有一個步兵大隊駐守,就是這個大隊士兵,大部分人使用也是老舊武器,其精銳部隊早就接到天皇聖令,帶著武器去增援關內戰鬥。

(本章完)

7017k