德川將軍意識到不能速速擊敗鄭成功。

“鄭成功有幾把刷子,既然明軍不肯正面作戰,就不要繼續浪費兵力,在佔領區推行皇民化效果怎樣?”

“明人似乎在骨子裡刻著華夏基因,不管怎麼威逼利誘,總有人不忘宗族,視帝國為洪水猛獸,皇民化效果不大,只有擊潰明軍,才能夠用刺刀逼迫明人皇民化。”

皇民化效果不大,德川將軍問山本土,能否集中精銳部隊,一舉打穿南直隸和天皇會師呢?

“將軍,依我看就算是打穿南直隸,不能殲滅明軍,反而是浪費彈藥。”

“那山本君就在山東蹉跎歲月?”

“將軍也說過,帝國成敗在此一舉,天皇在浙江戰敗,第三師團將會是帝國最後的精銳,我在登州府有數百艘船,將軍可明白我的心意?”

德川將軍笑了,這山本土和他是一條戰線,都有從華夏大地撤軍念頭。

“山本土,為什麼不撤退到高麗半島呢,非要走海路,要是有暴風雨,豈不是都要葬身大海?”

從北直隸撤退到關外,再到高麗半島,容易被高麗人反擊,雖然有數十萬高麗偽軍,可戰局不利,這群高麗人反水比誰都快。

山本土還意味深長,和德川將軍比畫北直隸第一師團手勢,僅僅第三師團撤回到本土,可以鎮壓四方叛亂,但是不能夠抵禦明軍或是清軍追擊。

“不用操心,我軍就算是戰敗撤退本土,明軍也不會追擊,他們還要和清軍,大順軍,大西軍爭奪天下呢,等他們打完,我們也恢復本土防禦能力。”

“天皇還是太急了,讓明清兩軍繼續混戰,帝國趁虛而入,而不是火急燎原入侵浙江。”

山本土言外之意,是指責天皇心急,換作是以前,德川將軍早就罵他,此時德川將軍心裡痛快,和山本土說道:“第一師團,第二師團是什麼態度?”

“第二師團在四川折了一個旅團,在山西苟延殘喘,第一師團在北直隸。河南

(本章未完,請翻頁)

等地被清軍牽制,不敢有大動作。”

德川將軍一陣唏噓,三個師團擁有如此精良武器,卻被明軍,清軍壓制,之前他還想爭取第一、第二師團,現在看來,這兩個師團只能給第三師團斷後。

“山本君,要做做樣子,讓天皇使者看到我們確實是在和明軍作戰。”

“將軍放心,我這就讓偽軍進入兗州府做做樣子。”

兩人狼狽為奸,不知不覺把天皇賣了。

第三師團行為在第一師團看來,就是在賣國,第一師團駐守南直隸,河南兩地,兵力過於分散,

想放棄河南,又捨不得這麼一個大平原,可不放棄河南,兵力稀釋得不成樣子。

最終第一師團集中全部力量,再一次南下湖廣,消滅湖廣的清軍。

只不過是這一次不是第一師團發起進攻,清軍精銳盡出,先下手進攻河南,一口氣擊潰駐守在河南的三萬高麗偽軍和一個步兵聯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