說完後他頓了頓,又告訴眾人其他各路援軍,川軍楊展,曾英兩部兵馬抵達建昌府,正在往叢山關開拔,這兩部兵馬也可以解圍叢山關。

還有瞿式耜、沐天波率領的廣西、雲南明軍也抵達贛州,最多二十天就可以抵達徽州府,各路援軍都在往徽州府前進。

眾人聽到這個訊息,臉色才好看起來,可徐升堅決要撤回去,李定國拗不過他,只好讓他率部回去,可徐升卻把大部隊留在軍中,由趙屠統帥。

他只帶著一千兵馬撤回到叢山關,他是左營主將,可他還有一個身份,那就是大明五軍都督聆敬陽的侍衛隊長,

他帶著往徽州府而去,李定國率領部隊往應天府奔去。

扶桑軍攻下應天府除了南京城以外的其他地區,只有南京城還在明軍手中。

魯王不想成為第一個被扶桑人俘虜的藩王,他散盡家財,招募勇士,南京城有軍民數十萬,也曾聽說扶桑種族滅族卑劣手段,又有魯王的金銀,人人奮勇當先,登上城牆和扶桑軍作戰。

指揮應天府的扶桑軍是太政大臣藤原光,是天皇以下最高官員。

他率軍攻入應天府,久攻不下南京城,為了防止被寧國府明軍偷襲,令第十六師團在應天府和寧國府交界地帶東壩駐守。

第十六師團是一個標準封建軍隊,全軍只有護衛師團長三條基的中隊有步槍,其他軍隊裝備和明軍是同一條水平線。

三條基把部隊分散在東壩,他接到情報第四師團被擊退,回到浙江養傷,天皇斃了一個步兵聯隊聯隊長。

第四師團被近衛師團視為恥辱,第四師團從上到下憋了一口氣,要打回寧國府,滅了那個叫做李定國的明軍將領。

不等第四師團殺回寧國府,李定國率部殺入三條基駐守的東壩。

第十六師團兵馬三萬五千人,分成七個戰區,將明軍進入到應天府道路堵死,李定國沒有分散兵力,令張煌言,趙屠兩部兵馬為左右兩翼,頂住扶桑進攻。

(本章未完,請翻頁)

他率領本部兵馬,高鼎部,石鐵部,賀珍部三部兵馬進攻三條基駐守的東壩。

明軍上下堅信打掉第十六師團師部,就能夠擊敗這支軍隊。

戰鬥打響後,數萬明軍直奔東壩,三條基點燃烽火,下令各戰區部隊往東壩靠攏,和明軍對壘,又讓部下趕回到南京城,請求藤原光增援。

李定國作戰非常迅速,張煌言,趙屠兩部兵馬不能抵擋很久,必須在兩部兵馬崩潰之前消滅東壩扶桑軍,為此他親率部隊發起衝鋒。

明軍進攻就像是波浪,一浪高過一浪,扶桑軍在波浪衝刷下,像是被扒了皮的洋蔥,部隊體量不斷縮小,到了最後,就剩下三條基率領一箇中隊,在一個高坡上防守。

李定國讓武大翎炮轟高坡,武大翎卻表示炮彈不是很多,就這麼數百人的扶桑軍,不值得炮轟。

“武大翎,這是第十六師團的師部,打掉敵人師部,就像是斬首敵軍腦袋,還不趕緊去排程大炮?”

武大翎這才帶著炮營,瞄準高坡,一口氣轟了一百多枚炮彈,將高坡炸成斜坡,三條基等人全部斃命。

李定國又調動賀珍部增援展圖,石鐵部增援張煌言,兩部兵馬不會吹灰之力,就趕走第十六師團增援東壩的部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