趙屠,徐升請求撤回到叢山關,雖然取得勝利,這兩部兵馬損失很大,急需要得到補充和休整。

石鐵請求繼續駐守松蘿山,抵禦扶桑軍長驅直入進攻叢山關,聆敬陽覺得他們都有道理,但是他想聽聽李定國的想法。

李定國仍舊很謙虛,和眾人說道:“都督,諸位將軍,我在來的路上,都督讓特種局給我送來南直隸軍情,扶桑第四師團正在寧國府,我部王堡和張煌言在被,賀珍部在南,末將以為全力馳援寧國府,吃掉第四師團。”

石鐵問他,主力部隊去了寧國府,那叢山關誰來防守?

(本章未完,請翻頁)

叢山關易守難攻,在山中留守八千兵馬,足以抵擋扶桑十萬大軍,還能讓扶桑軍在叢山關碰個頭破血流。

李定國還和眾人說起吃掉第四師團的好處,可以引賀珍,王堡,張煌言三部兵馬南下徽州府,攻打已成疲憊之師的扶桑主力軍團,彼時一戰定乾坤。

這個戰術很有風險,可這也是能夠最大限度發揮明軍優勢,聆敬陽預設這個戰術,可讓誰來防守叢山關呢?

“都督讓我來防守吧?”

徐升一馬當先,請求駐守叢山關,聆敬陽笑了笑,沒有同意他駐守叢山關。

趙屠又站起來,請求他率軍駐守叢山關,聆敬陽仍舊沒有同意,眾人看不懂聆敬陽,聆敬陽卻說道:“你們去寧國府,我來駐守叢山關。”

只要大明五軍都督在叢山關,和關內軍民浴血奮戰,就能極大鼓舞全國各地抗擊扶桑軍信心,這是聆敬陽能夠做到的,也是他想做到的事情。

眾將領都表示不同意,李定國也有些後悔,他本想從趙屠,石鐵,徐升三人中挑選一人駐守叢山關,最後卻是聆敬陽親自駐守叢山關。

李定國和他說道:“都督,末將有兵馬四萬餘人,松蘿山戰役損失五千餘人,傷了數千兵將,末將還有三萬餘人,懇請給都督增兵五千,駐守叢山關。”

其他三人也請求從部隊中挑選精銳駐守叢山關,聆敬陽本想拒絕,最後卻破天荒接受部下的提議。

他從李定國軍得到三千兵馬,石鐵部一千兵馬,趙屠,徐升部五百兵馬。

不一會兒,各部兵馬擊中步槍營,聆敬陽得到部下馳援,沒有浪費時間,率領步槍營和五千將士,趕著俘虜去從山關。

離開前,他任命李定國為副都督,總督寧國府戰事,令李定國率部先行,金大手組織民夫把糧草輜重送給前線。

明軍唯一重炮部隊炮營,也被聆敬陽調往前線,進攻第四師團。

(本章完)

7017k