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六百五十三章:扶桑島內(三)(第1/2頁)
章節報錯
扶桑島嶼多火山,多地震,海嘯,島內軍民聽到天皇御令,全部沸騰了。
絕大多數軍民都跟著天皇腳步,有的人把家當全部搬上漁船,嚮往和天皇遠渡重洋,殺入華夏打的,搶奪華夏族金銀,土地和人口。
小泉召集島內主要將領,令德川家領兵十萬增援第三師團,他率領主力部隊前往浙江,在杭州灣登陸。
這裡是倭寇常年活動地方,也是天然港口,登陸以後北上南直隸,打通和第三師團通道,徹底消滅江南明軍,讓華夏東部沿海地區都成為帝國領土,扶桑帝國百姓替代華夏民族百姓成為主體民族,這是小泉第一步。
扶桑島嶼展開轟轟烈烈軍事總動員,只有少數不同意的意見,都被小泉抹殺,在這一年的九月十八日,小泉天皇發起總進攻軍令。
軍令很快就下達到各個地方,從這一天開始,扶桑島內各港口都有大小船隻起航。
天皇以京都丸為旗艦,率領一百二十艘戰艦,五百條運輸船,向著杭州灣殺來,地方上各個港口軍艦,漁船,運輸船都跟在天皇左右,雙眼通紅殺向杭州灣。
東海海面飄揚著大大小數千艘船隻,華夏民族還矇在鼓裡,不知道扶桑帝國發起總共。
作為明軍最強海軍勢力,鄭芝龍率部撤回到福建,令施琅為水軍總兵,率領二十五艘戰艦,兩千水軍在海面上游弋。
在九月二十五日清晨,施琅帶著艦隊北上舟山群島,舟山群島和杭州灣隔海相望,這裡名義上還是魯王的地盤,卻沒有多少兵馬。
魯王在應天府被鄭芝龍、清軍、扶桑軍嚇得瑟瑟發抖,雖然有張煌言扶著他,可他還是想回到舟山群島,在那裡可以抵擋清軍等勢力進攻。
張煌言苦苦勸說他,在應天府堅守,只要他在應天府,就能夠讓應天府軍民安定。
幸好鄭芝龍率軍撤回福建,魯王繼續在應天府花天酒地。
他頗有自知之明,把軍政大權都給了張煌言。
張煌言不負眾望,率領義軍進入浙
(本章未完,請翻頁)
江,在浙江各地招募鄉勇,青壯,又大力招攬逃亡的軍戶,重新建立軍隊去浙江各地駐守。
杭州府駐守的魯王系軍隊有三千餘人,大多數都是沒有上過戰場的新兵,張煌言帶著親兵來到杭州府練兵。
杭州府駐守海寧的守將向他彙報,這些天在舟山群島有戰船出沒,請求張煌言率軍入住海寧,抵擋敵對勢力的進攻。
聞言後,張煌言帶著親兵,還有兩千新兵前往海寧,正好以這個機會拉練新兵。
當他趕到海寧縣,站在城牆上往海外一看,海面上歪歪斜斜划來七艘戰艦。
再一看戰艦上旗幟,竟然是鄭氏家族的海軍,張煌言對鄭芝龍沒有好感,但是對鄭成功卻敬佩不已。
鄭成功在山東和扶桑人作戰,這時候在杭州灣的艦隊一定是鄭芝龍的艦隊。
“大炮準備,莫要讓鄭軍偷襲海寧。”
城牆上九門大炮迅速瞄海面,只要敢靠近就用炮轟。
鄭軍戰船保持繼續前進,一條小船從快速往海寧城划來,看樣子並不想開戰,此時鄭軍戰船進一步靠近,眾人驚訝發現鄭軍戰船破爛不堪。
有的戰船上還冒著青煙,像是剛剛經歷一場大戰。
小船速度很快,不一會兒就靠岸,張煌言帶著親兵來到港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