武大翎抬頭望天空,他蓄勢待發,這些天跟著英倫炮兵苦學後膛炮發射,他第一次認識到大明後跑是多麼落後,歐羅巴人火炮簡直是劃時代領先大明。

從聆敬陽繳獲英倫火炮,他就跟著學習火炮技術,雖然他不懂物理數學等,但是他也是一名經驗豐富的炮手,刻苦學習就是為了上場殺敵。

“都督,你讓我打哪,我就打哪?”

“城外,荷蘭指揮部。”

明軍露出嗜血獠牙,使用和荷蘭人同樣的後膛炮,也都是小口徑榴彈炮,

歐羅巴後膛炮射程比紅衣大炮要遠,聆敬陽至今都不知道歐羅巴人使用的火炮是哪個年代,哪個軍火公司發明的?

只知道這種火炮發射速度快,

射程遠,他也瞭解些世界各國軍事發展,唯獨沒有見過這種後膛炮。

哪怕是扶桑人使用的步槍,一眼就看出來就是後世有名的三八式步槍,不過聆敬陽沒有在歐羅巴武器上去研究,當前就是要打垮歐羅巴人。

而揆一恰恰就以為明軍只有紅衣大炮,紅衣大炮在野戰中用途不大,射程也沒有後膛炮遠。

來到惠州城後,他竟把指揮部放在北門外兩公里距離,在這裡他能夠第一時間指揮戰鬥。他的自大給指揮部帶去滅頂之災。

武大翎得到出戰軍令,炮營終於有用武之地,他興奮地城內敲響,屬於炮營獨有的戰鼓聲。

戰鼓聲響,在城內各地隱匿的炮手從戰壕,散兵坑中迅速推出火炮,每一門大炮炮口都向著城外,飛速調整炮口和角度。

不用武大翎指揮,城內還可以正常使用的後膛炮,在明軍炮兵和英倫炮手努力下,齊刷刷發出轟鳴。

而是大炮還有十九門可以使用,十九門炮彈向著城外荷蘭軍指揮部飛去。

揆一今天晚上沒有待在指揮部,他率領一個步兵連去北門督戰,托爾滕遲遲沒有在城內開啟局面,他不免有些生氣,數次想率領部隊去北門增援。

突然,他聽到一陣熟悉炮聲,感覺有些奇怪,副官和士兵都有疑惑。

在步兵團發起進攻後,他沒有讓炮兵繼續炮轟,下一秒,猛然聽見後方指揮部傳來爆炸聲。

明軍炮手使用火炮並不是很熟練,十九枚炮彈只有一半炮彈落入到指揮部,卻也炸得指揮部的荷蘭兵膽戰心驚。

揆一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,明軍這群土包子怎麼也會有火炮?

很快明軍又開始第二輪炮擊,武大翎親自在北門城牆做觀察眼,讓部下向各炮手口頭彙報戰果,炮手再一次調整炮口角度,迅速進行第二次開炮。

第二次開炮,更多炮彈落入到指揮部,荷蘭指揮部一片狼藉。

就在這時聆敬陽率領侍衛隊伍,從西門悄悄出城,目標是對荷蘭指揮部進行清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