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百九十二章:大同城下(四)(第1/2頁)
章節報錯
濟爾哈朗不想在這裡被大順軍包餃子,決定突圍,劉宗敏料想到清軍會突圍,這些剛從關外來關內燒殺掠奪的建奴,怎麼捨得把命扔在關內呢?
他讓張鼎率領五千兵馬在大同府東門埋伏,他率領一萬兵馬在南門埋伏,李過在北門埋伏,聆敬陽駐守西門。
清軍選擇突圍的城門恰好是西門,也是聯軍最薄弱的一道防守線,當天夜裡,濟爾哈朗率領三千兵馬從西門殺出,被聆敬陽率部阻擊,兩軍在城外空曠的空地廝殺,附近大順軍聽到動靜後,都紛紛前來支援。
濟爾哈朗第一次突圍沒有成功,想撤回到城內,卻被劉宗敏率兵擋住去路,一番激戰下來,清軍幾乎全軍覆沒。
濟爾哈朗也被大順軍俘虜,劉宗敏下令大順軍進城,並且讓部將趕回大本營,和陛下報喜,聆敬陽也來到大同城,劉宗敏倒也是個漢子,給他送了一萬石糧草,然後和聆敬陽做出請的手勢。
聆敬陽明白他的想法,帶著一萬石糧草,還有數百清軍俘虜回寧武關,從大同城回寧武關,一行人走了五天五夜,第六天下午終於回到寧武關,此時眾人都累散架了。
聆敬陽把王承允等俘虜塞進俘虜營,就來到府邸,召集寧武關文武官員開會,眾人來齊以後,聆敬陽在角落裡看到方小眼,作為特種局其實不需要參加這種會議,可方小眼卻來了,那麼方小眼一定有重要情報,聆敬陽和方小眼點點頭,方小眼會意,低著頭一言不發。
聆敬陽看著會場上的人群,石鐵也在,他在昏迷數天後,終於醒來,醒來活卻發現鐵拳軍團和聆敬陽去攻打大同府,他和一群傷兵好好養傷,聆敬陽回來以後,讓鐵拳軍團將士回營休整,也預設石鐵繼續擔任鐵拳軍團指揮使。
眾人紛紛就坐後,聆敬陽和眾人說道:“諸位,這一次我軍遠征大同府,消滅王承允部,還有建奴濟爾哈朗部,大順軍已經攻佔大同城。”
聽到這訊息,聆敬陽這個小團體的各級文武官員,都發出興奮的呼喊,他們很久沒有聽到擊敗清軍的訊息,聆敬陽又說道:“大順軍把朔縣,馬邑,山陰三縣送給我軍,我軍即日起向這三地駐軍,部分百姓也分散到這三地就食。”
聆敬陽這麼做,很好地解決寧武關人口負擔重的壓力,但是讓誰去這三地,聆敬陽問在場諸位有誰自願去?
李如風請求去朔縣,高鼎請求去馬邑,張順請求去山陰,老饅頭帶領炮營將士不適合去這三地,他悶著腦袋一聲不吭,石鐵也不願意去這三地,他想駐守寧武關。
聆敬陽欣然同意三人,令三人明日率軍入駐這三縣城,並且在每個縣城都分散六千左右百姓,讓百姓把土地都耕種起來,又讓王牧往這三地派遣地方官員,在當地開始徵收稅賦,為大軍積蓄力量。
隨後,眾官員也和聆敬陽彙報寧武關軍民,在聆敬陽率軍去大同府後,有
數百降兵再一次成為叛軍,在一個千總指揮下陰謀叛亂,企圖殺死城內守門部隊,去投奔清軍,幸好被李如風率領部隊鎮壓,當場打死一百多人,其他的叛軍士兵被堵在城門口,李如風想盡數斬殺,王牧卻提議,將這些人都綁起來,等聆都督回來定奪生死。
聆敬陽聽完以後,眉頭一皺,幸好把李如風留在寧武關,否則還很的要被這群叛軍攻下寧武關,他讓王牧明日聚集全城百姓,將叛軍斬首示眾,看以後誰還敢叛亂。
王牧請求王堡協助他,王堡在都督府任職,手底下有一百多衙役,他看著聆敬陽,聆敬陽點點頭,讓王堡協助王牧,又讓都督府都事把叛軍名字都寫下來,然後刻在城牆上,讓這群人遺臭萬年。
聆敬陽問眾人還有其他事情彙報嗎?
眾人紛紛搖頭,聆敬陽下令散會,王牧等人離去後,方小眼來到會場,他和聆敬陽恭恭敬敬行禮,然後上前一步,說道:“恭賀都督得勝歸來。”
“方小眼,別和我在這裡文縐縐,說一說那些降兵,還有多少人躲在角落裡陰謀叛亂啊?”
方小眼令特種局全體人員都潛入到各軍之中,只有徐芸一個女流之輩,整日在倉庫苦練火銃,其他人都在降兵隊伍中當兵,經過特種局將士不斷努力,終於找到一個挑事的頭,此人是綠營兵一個守備,不甘心成為明軍,更不甘心投降明軍後,降級為一個把總,他一直躲在暗處煽動降兵叛亂,那個千總帶兵奪門,就是他一手策劃的。
聆敬陽問他有多少這樣的降兵,方小眼回答他,有六百多人,大多都是覺得在明軍中不能燒殺掠奪,還是跟著清軍燒殺更有前途。
“哼, 一群養不熟的白眼狼。”
“都督,要不要將這些人都拖出來殺了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