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百八十六章:馳援寧武關(一)(第1/4頁)
章節報錯
李自成有那麼一種感覺,想幹掉李如風這個不知道天高地厚的小子。可理性讓他止住殺戮,和李如風說道:“抗擊建奴,匹夫有責,你回去讓聆敬陽守住寧武關,朕不日發兵寧武關,救諸位將士於建奴圍攻之中。”
大順朝廷高階將領紛紛露出驚訝表情,要知道他們之前可是一致認為部不救寧武關,讓清軍和明軍繼續廝殺,可陛下竟然被這個李如風三言兩語說動,李自成也知道部下驚訝。
他讓李如風下去,和眾人說其他的構思,大順軍起兵以來,確實是擊敗大明,可在和清軍爭奪中始終處於下風,想要一統天下,就要站的高望的遠,應該聯合弱小時裡,去打敗領頭羊,這樣才有一項實際,而不是任由領頭羊擊敗其他勢力,這樣不過是早死和晚死。
仍舊有很多大順軍將領反對,可李自成是大順皇帝,是核心領袖,他說得話代表一切,他決定馳援寧武關,以李過後營一萬兵馬為主力,三天後啟程奔赴寧武關戰場。
李過也是這次正源最合適人選,他一直支援和明軍聯手抵禦清軍的策略,和聆敬陽私人關係也還不過,他回到軍營,邀請李如風和他一起去寧武關。
李如風本想帶著三百輕騎兵連夜趕回去,面對李過邀請,李如風最終還是同意他的請求,和李過一起回到後軍軍營,三天後前往寧武關,李過也需要李如風引路,以最快時間抵達戰場。
李如風再一次回到後軍軍營,還是那種熟悉的感覺撲面而來,他以前是後營一個哨總,現在成長為五軍都督府左都督,李過帶著他來到中軍,在這裡他看到黃道忠,秦烈二人,兩人已經提拔為後營高階將領,
三人見面後,不免一陣寒暄,李如風有些生氣兩人脫離石營,可也不好意思罵兩人。
李過知道三人是舊識,找個去操練士兵理由離去,讓三人坐下來敘敘舊,秦烈和黃道忠在大順軍中如魚得水,大順軍和清軍作戰中損失大量將領,秦烈和黃道忠軍事能力突出,被提到左威武將軍,兩人對這次支援寧武關非常支援,畢竟當粗不辭而別,對不起零經驗,這次支援聆敬陽,讓兩人好受多了。
李如風和兩人表示麾下兵力不足,秦烈和黃道忠相視一眼,明白李如風意思,兩人咬著牙,黃道忠去向李過請示,從各部中給李如風補充一千兵馬,李過覺得這個人情要給聆敬陽,也就是預設。
黃道忠立馬來到軍營,從各部之中挑選數百人,湊足一隻兩千餘人的雜牌兵,這些雜牌兵都知道他們即將劃入到明軍,有一半人表示不願意去,黃道忠沒有辦法,只好讓這些回來,最終只有一千餘人成為李如風部下。
李如風在軍營裡休息兩天,第三天,後營做好支援前的準備,哎李過和李如風率領下,一萬多將士馳援寧武關,李如風恨不得飛到寧武關支援聆敬陽,他仍舊是率領三百輕騎兵開路,從延安府南下太原府,從太原府西側進入寧武關。
援軍抵達寧武關往西三岔城,在這裡和清軍斥候遭遇,李過下令不留清軍活口,李如風不用他命令,帶著騎兵衝上去將在此地遊弋的清軍斥候消滅,消滅清軍斥候後,李過決定並會神速,在清軍主力部隊沒有反應過來,發動奇襲清軍的軍事行動。
李如風請求率領部隊去衛大軍開路,李過讓他滾一邊去。
“李如風,你那點人馬不夠清軍塞牙縫。”
他令全軍將士停止休息,並且輕裝前進,進攻寧武關清軍。
濟爾哈朗還在圍攻寧武關,今日攻城,清軍有三門紅衣大炮炸膛,濟爾哈朗心痛紅衣大炮,更憎惡寧武關明軍,但也不是莽夫,一口氣攻了數天,沒有攻破寧武關,明軍援軍也沒有來,在延安府大順軍也沒有進入太原府,他決定發動最猛烈以此攻城,攻破城就屠城,不能破城,明日就撤兵。
清軍軍營架起大鍋,濟爾哈朗令伙伕把軍中帶來的肉類和菌類,還有上等乾糧都煮熟,分發給各部將士,諸將士也都明白,吃完這頓飯後,就是最後一次攻城,攻破城後,裡面東西盡搶,不能破城,這些天戰死的將士就白死了。
清軍全軍將士飽餐一頓,
聆敬陽在城牆上看見清軍在埋鍋造飯,意識到清軍會發起進攻,這些天清軍進攻明軍損失數千人,聆敬陽就剩下三千餘人,這一次能否打退清軍進攻,不知道什麼時候王牧來到聆敬陽面前,和他說道:“聆都督,你辛苦了。”
王牧這突如其來的一句話,讓聆敬陽有些茫茫然,他不明白王牧突然和他崩出來這句話,王牧笑著說道:“都督,這建奴在中原肆虐太久,都督力挽狂瀾,下官敬佩,請受下官一拜。”
清軍在城外有兩萬多兵馬,還有數十門紅衣大炮,王牧幾乎不抱希望可以守住寧武關,這一拜是他做好必死之決心,哪怕是死在寧武關,也要掩護聆敬陽突圍。
他不等聆敬陽說話,就和聆敬陽表達出他留守寧武關,掩護聆敬陽和主力部隊突圍。
“王牧,別一心求死,清軍火炮猛,進入城牆和城門可能守不住,清兵也有可能攻進關內,可我們有數萬軍民,哪怕是用牙齒咬也能咬死不少敵人。”
“都督,我們不能都折在這裡,只要都督能突圍,我們就還有繼續戰鬥下去的希望。”
聆敬陽覺得他失去信心,和他打氣說道:“王牧,如風會帶著大順軍來支援的寧武關的。”
王牧看著城外清軍開始攻城前備戰,不明白聆敬陽哪來的信心和清軍決戰,如果城門被攻破,城內軍民會被屠戮殆盡,他也提著一把大刀,在城牆上抵禦清軍進攻。
“王牧,你還是在城內安撫百姓,有我們軍人在,你們還要往後面去。”
清軍第一次攻城很快就開始了,寧武關城牆在數次戰鬥中殘缺不堪,清軍紅衣大炮大炮向著城牆傾洩炮火,紅衣大炮攻城很有殺傷力,每一次開炮,都能讓在城牆上明軍士兵感覺到腳底下在振動。
聆敬陽內心也沒有把握,他也很害怕大順軍沒有前來支援,大順軍不來,他這一趟時光旅途就要結束。
高鼎在清軍炮轟結束後,彎著腰來到聆敬陽附近,和他說道:“都督,清兵這次估摸著從西城發起進攻,咱們在西城只有老饅頭一部兵馬,是不是兵力不足?”
聆敬陽沒有給城西增兵:“老饅頭部下大多是包衣,哪怕是就剩下一個人,也會和清軍打到底,倒是城門口要更多將士頂上去。”
“我帶人頂上去,只要我高鼎不死,城門口就不會丟。”
高鼎帶著一百多士兵在城門口後頂著,聆敬陽令各部兵馬守護好防線,莫要被清軍突破。
清軍步兵沒有被明軍士氣嚇退,在各級將領指揮下,清軍步兵頂著城牆上明軍弓箭,火銃勇往直前,彷彿寧武關內都是銀子和女人,殺入城內就能瘋狂燒殺掠奪,清軍士兵很快就衝到城牆下,迎著明軍士兵面對面發射弓箭,明軍士兵再城牆上誓死不退,頂著清軍弓箭比拼勇氣,兩軍將士屍體在城牆下堆成小山,可清軍仍舊沒有認輸。
濟爾哈朗下令紅夷大炮再一次開炮,部將趕緊阻止炮手開炮,濟爾哈朗斜著眼睛,部將說道:“叔王,我軍將士還在攻城啊?”
另一個八旗兵將領笑呵呵說道:“攻城的不都是綠營兵嗎?”
其他八旗兵將領也都露出得意笑容,阻止開炮的清軍將領見濟爾哈朗不說話,濟爾哈朗下令開炮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