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也是滿清一代名將,很快就調整過來,率領部隊南下寧武關,從寧武關突襲延安府。

濟爾哈朗這隻清軍南下寧武關,抵達寧武關後,卻發現這裡被明軍攻佔。

攻佔寧武關的明軍是聆敬陽部,他率領部隊北上延安府,並且提前讓方小眼和劉芳亮聯絡,請求劉芳亮統一指揮戰鬥。

劉芳亮那會兒被濟爾哈朗打得想跳崖,方小眼來到以後,他也沒有好臉色,讓方小眼回去告

(本章未完,請翻頁)

訴聆敬陽,全軍北上延安府,從背後突襲清軍。

聆敬陽沒有一味等待劉芳亮準信,而是率領部隊北上寧武關,博洛在這裡駐軍五百,後博洛支援保定府,這裡的五百將士也撤走。

明軍再一次光復寧武關,高鼎淚流滿面,他的主力部隊幾乎都折損在這裡,聆敬陽在寧武關駐守,令李如風率領精銳騎兵去延安府,李如風率領三百輕騎兵絕塵而去。

剛出發沒有多久,李如風就帶著部隊回來李如風反常表現讓聆敬陽莫名其妙,李如風卻告訴他,有一隻清軍主力部隊往寧武關殺來,這隻清軍裝備精良,他請求聆敬陽撤走。

聆敬陽第一次見到李如風認慫: “如風,你說要撤走?”

“撤,這清軍有一條長龍紅衣大炮,寧武關城牆沒有來得及修復,我軍還有數萬百姓,不撤走恐怕被清軍全殲?”

他堅決撤退,聆敬陽卻看到一場勝利就在眼前,他和李如風打氣。

“如風啊,你去延安府引領大順軍南下寧武關,我率領弟兄們在這裡死守,堅持到大順軍到來,我就就可以取勝。”

在聆敬陽看來不僅僅是取勝,只要擊敗這隻清軍主力部隊,大順軍可以收復山西中北部州府,還可以給北直隸清軍造成軍事壓力。

李如風認為寧武關頂不住清軍進攻他和聆敬陽說道:“你頂得住嗎?清軍可是有數十門紅衣大炮。”

“頂不住老子也要頂住,你讓我們往哪裡撤退,往南是汾洲,賀珍又和我軍決裂,朝廷巴不得我們回來,然後一口吃掉,往東是太原府,千里無人煙,我們這麼多百姓,去哪裡更是送死。”

“好,我現在就去延安府,你一定要守住寧武關啊。”

兩個大老爺們每一次分別,都有可能再也見不到了,王牧問他要不要疏散百姓,這一次聆敬陽沒有疏散百姓,讓軍民都在寧武關內駐守,他要博李自成有沒有魄力和他夾擊清軍?

(本章完)

7017k