鰲拜撤走以後,聆敬陽率領部隊撤退到汾洲,高鼎有些迷糊,不明白聆敬陽不是擊敗清軍嗎?

咋還要往汾洲撤退呢?他要是主將,非要繼續進攻清軍,滅了這群雜種。

聆敬陽知道清軍絕對不會善罷甘休,不能和清軍硬碰硬,率領部隊撤出靈石縣,全軍駐守汾洲。

撤退之前,聆敬陽召集部下,商議撤退後策略。

王牧認為清軍南北夾擊平陽府,應該突圍到延安府和大順軍會師。

周遠強烈反對王牧,清軍主力雲集山西,他請求聆敬陽南下湖廣,在湖廣地區佔領地盤,和大西軍,貴州等地明軍進攻清軍。

王牧頗為瞧不起周遠:“周遠,你認識大西軍誰啊,那貴州,四川官軍誰又認識你?”

“他們不認識我,認得我們這數千兵馬吧?”

周遠和王牧都是大明官吏,卻始終瞧不起彼此,王牧以為全軍駐守汾洲,在大順和大明選擇一個,周遠始終堅持聆敬陽保持獨立,清軍勢力這麼大,應該率軍去大後方,而不是在清軍,大順,還有大明中間求生存。

李如風和王牧很合胃口,周遠一個新來的人,也不知道有什麼本領,被聆敬陽重用後,給聆敬陽出謀劃策,卻完全不體諒軍隊辛苦,他很不客氣罵道:“周遠,你一文官,不要對軍事指手畫腳。”

聆敬陽有些驚訝,李如風竟然會說出這狠話,周遠被李如風頂的老臉通紅,張順卻站起來給他撐腰。

“李都督,周大人也是好心,此時我軍附近都是大順,大清,大明軍隊,如果去一個沒有兵鋒州縣,不是挺好的嗎?”

李如風和張順以前都是大順軍,卻也看彼此不順眼,他說道:“張順,這裡去湖廣有多遠,清軍在湖廣還有守備部隊,怎麼可能去湖廣呢?”

張順不甘示弱:“你不試試你怎麼能不能去?”

李如風幾乎想給張順拔刀,聆敬陽讓眾人閉嘴,他已經做好決定

,令部隊撤到汾洲,然後全軍往北支援大順軍。

聆敬陽心裡還是捨不得崇禎朝廷,可他捫心自問,沒有對不起朝廷,卻被朝廷背刺,如今清軍圍攻平陽府,還不是朱由檢沒有戰略眼光,既然如此,他沒有必要在這裡葬送寶貴軍隊,率領部隊北上汾洲,在汾洲歇息,全軍北上支援大順軍。

當天夜裡,靈石縣軍民全部往汾洲撤退,第二天鰲拜再一次領兵殺來。

鰲拜看著空蕩蕩的城池,一肚子火沒有地方發洩,令部隊追上去。

清軍騎兵速度很快,竟然追上汾洲軍民,在後面殿後的是高鼎和他四百部下。

高鼎在寧武關被清軍擊敗,對清軍只有恨意,清軍追兵並不多,只有一百多騎兵,高鼎下令部隊停止前進,決心幹掉清軍騎兵。

思路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