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百七十七章:黃雀在後(四)(第1/2頁)
章節報錯
賀珍率軍撤退,洪承疇卻讓人追上這支明軍隊伍,向賀珍等明軍招降,賀珍沒有投降清軍,讓人把清軍使者吊在樹上,一頓鞭打後,帶著部隊往龍門關撤退。
清軍使者被後面清軍從樹上放下來後,使者來到洪承疇面前,請求洪承疇為他出口氣,洪承疇卻捋了捋鬍鬚,帶著部隊撤回到開封府。
回到開封后,洪承疇立馬給多爾袞上奏,請多爾袞調回湖廣兵馬,全力進攻崇禎朝廷和大順軍。
多爾袞此時也在朝廷召叢集臣,和大臣奴才商議是繼續南下,還是北上消滅崇禎朝廷和大順軍?
眾多大臣以為大順軍,崇禎朝廷不過是一群苟延殘喘之輩,不需要調回湖廣大軍,應該令湖廣大軍和江南大軍南下消滅弘光朝廷。
多爾袞也有些舉棋不定,這大順軍已經和崇禎朝廷抱團取暖,同時進攻大順軍和崇禎朝廷,是否能夠取勝?
滅掉崇禎朝廷後,會引起全天下明人軍民反抗,清軍就算是三頭六臂,也不能肆意浪費兵力。
就在這時,南下豪格軍團傳回來前線最新情報。
在福建鄭芝龍,黃道周擁護唐王朱聿鍵在福州登基稱帝,改元隆武,此訊息一出,全天下譁然,一日間,三皇並立。
不管是崇禎帝,還是弘光帝,都對這個唐王有極大的不滿,天下未定,清軍肆虐中原,朱明皇室內部爭奪比以往更加激烈。
多爾袞看到這個訊息後,心裡樂開了元,明人有三個皇帝,此時殲滅其中崇禎朝廷,天下士人不會把怒火都集中到清軍,也不會投奔另外一個皇帝,而是分散到弘光和隆武帝。
“傳本王旨意,多鐸部回師河南,北上山西,又令濟爾哈朗,博洛領兵出兵延安府。”
多爾袞要求多鐸和濟爾哈朗兩部在今年年底結束山西,陝西戰事,將大順軍和崇禎朝廷徹底殲滅。
清軍屠刀再一次舉起,在翼城朱由檢又一次病倒,這一次是被唐王氣得,他對這個唐王很有意見,多年前,私自募兵北上勤王,被他解散部隊,然後一頓軟禁,這一次又蹦出來,朱由檢幾乎氣炸。
他躺在病床上,召叢集臣,問群臣可有對策?
李建泰,王承恩,武大定,張羅輔等人都面面相覷,他們不明白,唐王這個時候站出來,不是給大明添亂嗎?
朱由檢有氣無力說道:“唐王在福建建立偽朝,福王在南直隸還沒有滅亡,他們眼裡還有沒有朕這個天子啊?”
“陛下息怒啊。”
“莫氣壞了龍體”
……
一群大臣勸說朱由檢莫要動怒,朱由檢大口喘著氣,他閉上眼睛,突然瞪大眼睛。
“唐王在福建,福王在南直隸,天下三皇並立,這建奴不就可以全力進攻我山西嗎?”
大臣們這才反應過來,清軍將會率先進攻崇禎朝廷,滅掉崇禎朝廷,天下士人也不會反應激烈,畢竟還
有唐王和福王延續大明國祚。
崇禎朝軍事失利完全不足以抵擋清軍進攻,朱由檢下令在河南各路部隊速速撤回到山西,又讓王承恩去大順軍,請求李自成出兵駐守山西。
有大臣建議朱由檢,可以令姜瓖北上大同府,牽制清軍兵力,朱由檢可不敢刺激姜瓖,萬一這人哪天發瘋,又投降清軍,平陽府不就暴露在清軍炮口之下嗎?
李建泰請求再去大西軍,請求大西軍支援山西,朱由檢想了想,大西軍剛剛在鄖陽府立足,此時讓他們出兵河南,大西軍會不會一怒之下,投降清軍呢?
朱由檢拒絕李建泰建議,令張羅輔在翼城操練兵馬,青壯年適合當兵,都編入到軍隊中,用來抵擋清軍進攻。
有大臣請求朱由檢把糧草都分發到各軍中,以免出現將士吃不飽,有投降清軍行為,這倒是讓朱由檢有些猶豫,他能夠控制軍隊,就是銀子和糧草。
在這年頭,糧草比銀子更重要,如果把糧草都給各支軍隊,這些軍隊還會聽他的嗎?
可不給糧草,軍隊很大可能譁變,朱由檢性格缺陷再一次佔據上風,果斷拒絕大臣正確建議,只給各路軍隊半個糧草,剩下糧草都放在翼城,同時又令梅世豐部撤回到翼城駐守。
做完這些後,朱由檢開始對聆敬陽和賀珍開刀,這兩個小軍閥聽調不聽宣,這一次清軍來攻,得讓這兩支部隊頂上去,
聆敬陽早就面和心不和,這個刺頭必須拔掉,朱由檢下聖旨,令聆敬陽北上大同府,配合大順軍作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