傑克遜幾乎崩潰了,它的主力部隊都去城外追擊明軍大部隊,哪曉得明軍在這時候發起偷襲,傑克遜的內心幾乎崩潰了。這群該死的名人真是詭計多端,怪不得國王讓他一定要。打起12分精神,因為鳴人確實是腦回路比較多。

他帶著一百多多名士兵從北門去東門增援,可是明軍進攻速度太快了。等他率領部隊抵達東門以後,已經有明軍殺入城內,並且開啟城呢,城外數千明軍像潮水一般湧向城內。

城內的擲彈兵拼刺刀技術,和扶桑人不相上下,可面對數倍明軍,刺刀技術再強也頂不過。

趙屠提著大刀,和在東門駐守地擲彈兵軍官廝殺,軍官舉著指揮刀,一刀砍下去,趙屠奮力用大刀頂回去,一招一式,上尉的指揮刀被頂飛出去。

還沒有等他反應過來,就被湧上來的明軍亂刀砍死。

雖然指揮官被殺死,可傑克遜指揮有方,聚攏附近計程車兵,排成三排,不間斷地嚮明軍開火。

但是明軍人數實在是太多,有弓箭和火銃,又是在夜間作戰,英倫軍隊的步槍和手雷威力沒有得到最大發揮,傑克遜的部隊打死打傷數倍明軍,仍是被明軍沖垮防線,被迫和明軍進行肉搏戰。

明軍武器大多是長槍長毛,面對擲彈兵刺刀不落下風,反而利用人數優勢,圍剿擲彈兵。

城內擲彈兵傷亡急劇增加,眼看打不過明軍,再打下去就要全軍覆沒,傑克遜被迫放棄海豐城池,帶著城內殘兵敗將向西北方向撤退,企圖和大部隊匯合,撤退之前,炮兵上尉請示他不要毀掉後膛炮。

傑克遜反應能力非常快,下令炮兵把炮彈帶走,把後膛炮留下,天亮後發起反擊就能夠奪回城池,這些後膛炮又可以重新撿回來。

城內的一百多殘兵敗將在傑克遜率領下,開啟西門往大部隊方向追去。

趙屠也沒有想到,戰鬥這麼快就結束,一個把總覺得紅毛鬼子不過爾爾,請求率軍追擊。

趙屠搖了搖頭,果斷拒絕,今晚戰鬥取得勝利,部隊傷亡一定會很高很高,他下令關上城門,全軍死守海豐縣城,並讓軍中斥候去城外,試圖和賀珍,還有聆敬陽主力部隊取得聯絡。

城外正在追擊明軍的擲彈兵將士,突然聽到海豐縣城槍炮聲大作,意識到明軍正在偷襲城海豐,中尉和副官商議

(本章未完,請翻頁)

,要不要回去增援海豐城。

中尉並不想增援,他以為傑克遜在城內還有兩三百士兵,絕對可以抵擋明軍偷襲。

可副官堅決要求撤回去,畢竟海豐城是唯一的軍事據點,這個軍事據點失守,對擲彈兵團毀滅性打擊,也不利於接應正在馳援而來的皇家軍隊。

中尉最終被說服,兩人率領部隊回援海豐城,一千多英倫擲彈兵來回奔跑,幾乎人人氣喘吁吁。

傑克遜出城以後,往西奔跑了五公里左右,恰好副官和中尉也帶著主力部隊趕回來,兩軍正好湊到一起。

此時天就快亮了,得到主力部隊增援後,傑克遜反而沒輕舉妄動而,而是下令部隊休息,等天亮後奪回海豐縣城。

他這麼有信心奪回海豐縣城,是因為今晚的戰鬥中,擲彈兵團並沒有遭受毀滅性打擊,只是在城內損失百餘人,軍隊主力框架仍在。

在他的命令下,一千多擲彈兵在賀珍放棄的陣地和軍營休息。

看著疲憊不堪的部下,傑克遜非常懊惱,他發誓,天亮後攻下海豐縣城,一定要將海豐縣城的明軍殺得乾乾淨淨,以瀉心頭之恨。

傑克遜浪費寶貴的一個晚上。

他不知道聆敬陽率領援軍抵達海豐境內,在一個山谷中和賀珍殘部匯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