干將,入駐山東,河南,還有去看看金大人,是否找到刺客組織?”

“好”

在接下來的會議上,聆敬陽沒有參與議和,帶著侍衛來到吏部,金聲還在這裡忙得一塌糊塗。

他用了半天時間,終於找到一些頭緒,發現有三個官員戶籍地,年齡和戶籍地都是偽造。

雖然弘光朝廷是一個十足草臺班子,可對於官員隊伍建設,還是非常重視的。

吏部把每一個官員姓名,籍貫,奶年考取功名都編製成冊,而這三個官員的資訊卻非常不符合邏輯。

有一個官員甚至是崇禎二年進士,可卻是一個七品官員,這非常不正常,最讓他驚訝的是,這個崇禎二年的進士,只有二十六歲。

他以為是吏部官員工作不認真,或者是資訊錯誤,特意召來吏部左侍郎。

左侍郎也是一臉懵逼,弘光朝廷也就這些日子安定下來,之前在南京城有一大批文武官員投降。

殘餘的官員不是隱匿在民間,就是跟著弘光帝,被清軍追擊得東奔西走,好不容易到了叢山關,安定下來後,在這裡重新恢復六部制度。

很多流落在地方的官員,聽說朝廷在叢山關重立,紛紛來到叢山關,再一次報效朝廷。

這些官員良莠不齊,重建後的吏部也是大概瞭解些資訊,諸如官員戶籍,姓名,之前在哪裡為官等,然後就根據官職大小重新分配。

這個崇禎二年的進士,距離現在十多年,怎麼都不可能才二十多歲。

吏部侍郎被金聲問的老臉一紅。

金聲又指著另外兩人姓名,問道:“這兩人一個一年前在山西大同府,一個在成都府,這兩地早就被大順軍,大西軍攻佔,幾乎沒有這兩地官員前來朝廷,你在吏部是吃閒飯的嗎?”

“金大人,下官也是前些天上任,這些都不曉得,下官這就.”

“不用去了,你在這裡繼續看,我帶人去會一會這個二十多歲的進士。”

金聲剛剛出門,聆敬陽就帶著侍衛來到吏部,兩人一碰面,金聲立馬拉著聆敬陽的手。

“聆都督,有收穫,快和我去會一會這些內鬼。”

這麼快就有收穫,著實讓聆敬陽也有些意外,他也非常想看看這些混入朝廷的內鬼,都是些什麼人。

金聲不想打草驚蛇,只帶了二十個錦衣衛,聆敬陽卻覺得人有些少,前天晚上可是有數十人圍攻府邸,這些錦衣衛大多也是新招募,完全頂不住刺客進攻,反而還會被刺客反殺。

“金大人,多帶人去,前些天可是有數十人圍攻堵經略府邸。”

“行,那就多帶些人。”

金聲呼喚兩百錦衣衛,向著那個崇禎二年的進士家中趕去。

現在還是下午時分,各部官員都在官邸辦公,這個進士是戶部郎中。

金聲帶錦衣衛去戶部,聆敬陽率領侍衛和錦衣衛去進士府邸。

聆敬陽隊伍最為龐大,有一百多人,將進士家包圍,聆敬陽下令強攻。

不出聆敬陽意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