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五百一十五章:魯王歸順(四)(第2/2頁)
章節報錯
他又看到鐵拳軍團和炮營並沒有進入寧波府,而是趕走鄭氏軍隊後,又撤回到杭州府。
弘光朝廷兵馬翩翩君子,張煌言不再猶豫,帶上親兵趕往南直隸,親自拜訪聆敬陽。
聆敬陽不在徽州府,數天前他帶著家眷和部隊駐守寧國府,這裡以前是姜瓖地盤,聆敬陽入駐寧國府,給姜瓖明確訊號,鼓勵姜瓖攻下郴州府,然後把郴州府等地封給姜瓖。
萬里雲不理解聆敬陽放棄徽州府,率領數萬明軍入駐寧國府,領那個樣告訴他,這樣做是為更好讓堵胤錫,金聲復興朝廷,萬里雲也就沒說啥,跟著兩樣進入寧國府,在寧國府打造防線。
聆敬陽接到張煌言率領親兵抵達杭州府,連夜帶著侍衛趕往杭州府。
他在杭州府隆重招待張煌言,張煌言見到他以後,有些不好意思。
可聆敬陽卻非常大氣,他曉得張煌言是想投奔他,大方任張煌言為杭州府總兵,並且上書陛下,請求陛下重用,任命張煌言為浙江巡撫。
張煌言連忙表示使不得,浙江巡撫可是浙江二把手,是封疆大吏,他不敢勝任,也不能勝任。
聆敬陽卻鼓勵他,天下大亂,英雄輩出,既然心懷天下,就要勇於攀峰,浙江巡撫是一個挑戰,卻能夠實現抱負。
他和張煌言說道:“昔日戚家軍威名遠揚,麾下將士不都是
浙兵嗎?”
說起戚家軍,張煌言也是一臉嚮往,可惜戚家軍早就灰灰湮滅,聆敬陽給他一個任務,是把浙江兵馬操練出來,
張煌言低著頭,他組建義軍和清軍戰鬥,認識到清軍強大無比,僅僅依靠江南衛所兵完全不是對手,或許學習戚續光,實行募兵制度,訓練職業軍人,興許可以和清軍進行爭奪。
“聆都督,這浙江巡撫我還是不能勝任,可煌言願為聆都督操練兵馬。”
他死活不願意擔任浙江巡撫,聆敬陽也沒有強求,任命他為浙江團練總兵,張煌言為表示歸順朝廷,他願意把軍隊都由聆敬陽指揮,聆敬陽卻和他揮揮手。
“張總兵,你的兵馬是你辛苦募集而來,我怎麼能吞併呢,倒是貴部兵馬有很多將士衣不蔽體,武器簡陋,我明日和堵經略商議,給貴部在送去些裝備,好提升戰鬥力。”
“煌言感恩不盡。”
張煌言又提出,應該怎麼對抗福建鄭氏家族呢?
聆敬陽這些天也在想鄭芝龍,歷史上此人投降清軍,至今是個謎,明明擁有大量軍隊,還有強大的海軍,卻甘願投降清軍。
可從現在鄭芝龍看來,卻又是野心勃勃,出兵進攻浙東,這完全就是志在天下的雄心。
莫非是鄭芝龍得到弗朗機人支援,變成野心家,想成為一代權臣,或者是更進一步,改大明王朝換為鄭氏朝代。
“鄭氏家族前些天跨海去江北,和清軍作戰,也是敢於和清軍拔刀相向的漢子,雖然此時躲在福建,沒有和清軍交戰,可我們和他們內訌,只會便宜清軍。”
張煌言也曉得聆敬陽暫時沒有好辦法,就換個話題。
“都督,也不曉得清軍現在和大順軍打得怎麼樣,希望大順軍能夠抵擋住清軍進攻。”
聆敬陽把重心放在東南地區,還是密切關注江北情報,從王應熊那裡傳回來最新情報,清軍猛攻陝西,大順軍幾乎丟失陝西外圍所有的重鎮,到了生死存亡時刻。
清軍在阿濟格,多鐸,博洛率領下殺入陝西,李自成集結大順軍最後的力量,大西軍殘部也在西安府集結。
數十萬大順軍和大西軍,在西安府和清軍進行最後的決戰。
清軍兵力有優勢,武器裝備也比大順軍,大西軍精良,指揮官更是久戰沙場,阿濟格以為穩操勝券,率領三路大軍猛攻西安府。
李自成和孫可望親自上場殺敵,大順軍和大西軍三軍用命,清軍數次野戰竟然不能取勝,聆敬陽東進浙江,阿濟格率領八旗野戰部隊第二十次進攻大順軍。
大順軍從上到下都抱著必死之決心,和清軍血戰到最後,清軍始終不能取得決定性勝利。
而王應熊也在四川重新集結兵馬,再次進攻鄖陽府,以達到切斷清軍後路目的。
堵胤錫也讓人給聆敬陽帶信,要不要增援王應熊部隊?
弘光朝廷在德安府駐軍一萬五千餘人,由江天一率領,江天一上一次被清軍擊敗,一直耿耿於懷,在德安府操練兵馬,想復仇清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