張煌言敬佩聆敬陽抗清,卻也不會被聆敬陽片言片語說服,他和聆敬陽說道:“聆都督義薄雲天,麾下將士千萬,可我魯王將士也不是孬種,自古忠臣不服二主,都督還是請回吧?”

這讓聆敬陽有些無語,見張煌言不為所動,他想了一會,決定以退為進。

“張將軍,既然如此,明日我率兵撤回到南直隸,還請將軍剿滅奉化叛軍,莫讓叛軍死灰復燃。”

一來一回,聆敬陽突然宣佈撤軍,張煌言有些不知所措,他不信聆敬陽會放棄浙江中北部地盤,他倒要看看聆敬陽是真撤兵,還是假惺惺忽悠他?

兩人沒有達成一致,心裡都有些不痛快,聆敬陽為避免關係惡化,提議給張煌言軍隊送五千柄鐵刀,一萬長矛,還有弓箭火銃鎧甲等武器,還給舟山群島軍迷你送去五千石糧草,足夠讓島上軍民度過饑荒。

舟山群島軍民就要斷糧了,聆敬陽送來的這些物資,對魯王軍民就是雪中送炭。

對張煌言而言,部隊大多是布衣,有這些裝備,在和清軍戰鬥中可以增強實力,減少傷亡。

“聆都督,你助力我部兵馬,回到朝廷豈不是落下口水,被宵小之輩詆譭?”

聆敬陽滿不在乎說道:“誰敢詆譭我?”

張煌言想想也是,堵胤錫,金聲,聆敬陽成為三巨頭,誰敢說壞話,可要掂量掂量自己的實力。

他欣然接受聆敬陽送來的武器,聆敬陽又和他說了些浙江風土人情,就帶著侍衛回去。

他走後,張煌言令部隊明日啟程去奉化,他以為浙江叛軍大部被聆敬陽殲滅,在奉化的叛軍,不過是一群殘兵敗將,他有信心消滅叛軍。

愛閱書香

第二天,聆敬陽果真帶著部隊撤走,不僅僅是他本部兵馬,在浙江的弘光系兵馬全部撤回。

聆敬陽雖然沒有佔領浙江地盤,還在和叛軍作戰中損失數千兵馬,可也並不是沒有收穫,光是繳獲的銀子,可以給全軍將士發軍餉,糧草還可以支撐大軍長途作戰。

在叢山關的堵胤錫和金聲二人,聽說聆敬陽在取得勝利後,竟然率領部隊撤回來,兩人並沒有指責聆敬陽,可朝廷又有些流言蜚語。

說聆敬陽不戰而退,放棄浙江等風涼話塵囂器上,眼看就要擴散到民間。

兩人沒有讓這種言論擴大,下令將散佈謠言的官員,統統趕到叢山關後山,和馬士英等被打倒的官員,喝酒暢聊人生。

聆敬陽率領部隊撤回到南直隸,撤退到邊境線,令鐵拳軍團和炮營在徽州府和杭州府邊境駐守,特總局也挑選得力干將潛入浙江,尤其是關注奉化的叛軍,如張煌言部隊被擊敗,鐵拳軍團火速馳援張煌言。

萬里雲對聆敬陽以退為進非常贊同,李定國也覺得聆敬陽這一招有些意思,以奉化叛軍實力,張煌言部隊強攻,只會無謂犧牲。

聆敬陽也希望張煌言部隊也已減少些損失。

張煌言在聆敬陽撤退前,急忙率領前進,弘光系兵馬撤退前,後腳抵達奉化,抵達奉化後,下令部隊圍

而不攻,

黑幕夷在奉化城的日子很是痛苦,明軍圍而不攻,幾乎耗盡城中物資,他數次想率領部隊突圍,都被明軍用火炮轟回來。

直到這一天明軍突然撤走,而被他們打得節節敗退的魯王 兵馬又來了,這不是上天給他的禮物嗎?

黑幕夷沒有急於發動進攻,他要確定擁有強大火炮明軍是不是真的撤走,只有確定明軍治理部隊撤走,他再發起進攻。

等了數天,城內物資幾乎耗盡,他也不管明軍是佯裝撤退,還是確實撤走。

當天夜裡,他率領扶桑兵和數千叛軍,向張煌言部隊發起進攻。

張煌言這些天沒有向叛軍發起進攻,是因為聆敬陽撤走前,告訴他城內有大量扶桑僱傭兵,給張煌言留下二十門大將軍炮。

這些火炮被張煌言充分利用,日夜向著城內轟炸,這也使得黑幕夷以為明軍並沒有全部撤走。

黑幕夷豁出去,率領部隊強攻明軍軍營,叛軍從左側進攻,他率部從右側進攻,扶桑兵以手雷彈轟開一道口子,然後端著步槍往裡面殺,後面是擲彈筒,不停向著明軍軍營發射炮彈,炸得明軍鬼哭狼嚎。

張煌言早就料到叛軍會魚死網破,在叛軍發起反攻前做足功課,他的功課擋住叛軍進攻,可沒有擋住扶桑兵進攻,左側軍營被扶桑兵拔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