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海關大戰後,大順軍被清軍窮追猛打,很多同袍投降清軍,可不管大順軍被打得多慘,他始終沒有投降清軍。

此時,他歪著腦袋問聆敬陽,想不想知道,他萬里云為什麼不投降清軍?

聆敬陽眉毛往上一挑,有些好奇萬里云為什麼不投降?

“聆都督,我和建奴有殺父之仇。”

崇禎年間,建奴數次入關搶掠,沿途燒殺掠奪,明軍不敢與之為敵。

萬里雲父親是當地一名富翁,早年走南闖北,打下一份家業,想著以後給大兒子萬里雲,讓他繼承發揚光大。

萬里雲也爭氣,在父親教育下,從小飽讀聖賢書,大一些又學習功夫,萬里雲青年時期,算得上附近十里八鄉文武雙全的俊俏後生。

而這一切,都在清軍入關搶掠後蕩然無存,萬里雲比方小眼運氣好,也僅僅是好在他沒有被清軍擄走。

清軍殺入小鎮的那一天,父親帶著數十個護院,拼死反抗建奴燒殺,請來護院怎麼是清兵對手,不到一會工夫,護院皆死與清軍刀下。

清軍在和護院戰鬥中也損失數人,清軍氣不過,在萬家殺人洩憤。

萬家二十一口全部被殺,糧食,銀子全部被搶走,萬里雲想和建奴拼命,被老父親強行塞到地窖中,等老父親往其他地方跑,一群清軍過來,在地窖入口把父親分屍。

《五代河山風月》

要不是萬父屍體流出來的花花碌碌場子,讓清兵覺得噁心,隨便用刀子捅了幾下就離去。

這次才沒有看見屍體下面的地窖入口,萬里雲趴在地窖淚流不止,從那一刻開始,他痛恨朝廷,痛恨朝廷沒有保護他的子民,任由建奴殺牲畜屠戮。

也就是從那以後,萬里雲心智得到成長,他毅然加入農民軍,也就是大順軍最開始的闖軍,跟著闖軍南征北戰。

尤其是李自成率領部隊攻入京城,滅掉他厭惡的朝廷,心靈得到昇華,他把目光看向關外,那裡是他的生死仇敵。

不久後李自成發兵山海關,萬里雲異常積極,

他跟著中營部隊前往山海關,要讓建奴血債血償。

可山海關一戰,大順軍兵敗如山倒,在後面幾次會戰中,又接連被清軍打敗,萬里雲幾乎絕望,也就是在那時候,他偶然加入到聆敬陽隊伍。

萬里雲本想在聆敬陽軍中歇一會腳,可因為明軍無能,大順軍慘敗,跟著聆敬陽作戰,反而更快意,可他內心始終想成為一方諸侯。

他堅信自己可以成為戚繼光,那樣的大英雄,最後和聆敬陽告別,組建新的兵馬繼續和清軍戰鬥。

聽他說完這一切,聆敬陽感慨頗多,他和萬里雲發誓,遲早有一天要把建奴趕走。

萬里雲雙眼都是淚水,狠狠說道:“都督,趕走就夠了嗎?”

這是來自靈魂的憤怒,聆敬陽沒有回答他,而是用馬鞭指向遠方的清軍。

“那是我們等敵人,飯要一口一口吃,清軍也要一個一個滅。”

“如有一天,都督率軍出關,萬里雲願為先鋒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