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軍數十萬大軍和大西軍主力在襄陽府進行決戰,可三番五次較量,清軍取得大多數勝利,卻始終沒有取得決定勝利。

阿濟格為三大王爺之首,終於感覺到不對勁,大西軍實力怎麼變得這麼強?

他令多鐸率兵從襄陽府北上,繞道鄖陽府偷襲大西軍大本營,都鐸早就想偷襲鄖陽府,他率領一萬輕裝步兵,向著鄖陽府發起突襲戰役。

他以為出其不意突襲,可以切斷大西軍後防線,卻驚訝發現鄖陽府竟然兵甲如林。

突襲調一個鄖陽府守軍哨所,俘虜十多個士兵,多鐸才曉得在半個月前,李自成率領大順軍馬步弓兵九萬,進入鄖陽府為大西軍後援。

怪不得清軍殺傷大量大西軍將士,卻始終覺得大西軍兵馬沒有減少,反而越打越強,竟然是大順軍在後面撐腰。

多鐸也是一代名將,發現大順軍在後面給大西軍輸血,怒不可赦,率軍發起進攻,大順軍在鄖陽府防守滴水不漏,多鐸進攻就像是踢在鋼板上,不僅沒有攻破鄖陽府,還折損數員大將和數千士兵。

戰局頓時陷入到僵持,清軍不能往前一步,大順軍和大西軍雖然守住陣線,可也不敢撤退,三軍比拼的是後勤,是綜合實力,多爾袞在京城重新啟用豪格,令其率領部隊秘密增援襄陽府。

大西軍和大順軍卻沒有援軍,唯一有能力的馳援戰場的是南明勢力,不過江南明軍都在隔岸觀火,恨不得清軍,大順軍,大西軍打出狗腦子,才肯調兵遣將去收拾殘局。

這也給聆敬陽更多時間去發展,這也是黃金時期。

在他的努力下,武昌府社會秩序得到恢復,聆敬陽把目光看向嶽州府,方小眼前期挑選得力部將潛入嶽州府,以為嶽州府也是無主之地,可進入到嶽州府,部下幾乎被流寇殺死。

在這種情況下,方小眼親自上陣,等他悄悄潛入嶽州府,驚訝發現當地有數萬流寇,整個嶽州府被流寇弄得十室九空。

要不是金聲率大軍入駐荊州府,流寇早就把湖廣全境禍害了,方小眼及時給聆敬陽送回關於流寇情報。

聆敬陽並不在意流寇,但是方小眼給他送來情報中,竟然提到了步槍,特種局在嶽州府各地情報人員,在流寇中看到和徐升狙擊小隊使用同型號的步槍。

這個情報引起聆敬陽重視,不禁罵扶桑人真是狼子野心,他不管扶桑人在哪,只要發現,堅決徹底消滅。

既然嶽州府有扶桑人,那就砍掉扶桑人在華夏大地的爪子,聆敬陽令各部兵馬秣馬厲兵,在六月中旬出兵嶽州府,消滅嶽州府流寇和扶桑人。

在七月初北上荊州府和金聲大軍會合,馳援襄陽府的大西軍。

兵馬未動,糧草先行,王牧在大軍啟程前,徵集五千民夫為大軍運送糧草,因為嶽州府就在隔壁,運送糧草非常便捷。

而這一次進攻嶽州府,聆敬陽破天荒沒有召開會議,而是以賀珍為前鋒,從崇陽進入嶽州府,李

如風部為左翼,鐵拳軍團為中軍,萬餘人征討嶽州府。

他率領直屬部隊,張順等部隊留守武昌城,為了給徵嶽州府大軍提供火力,聆敬陽隨後又讓讓炮營和狙擊小隊也跟著去。

賀珍部抵達嶽州府和武昌府邊境臨湘縣,根據特種局提供情報,臨湘縣附近有一支較大的流寇,人數在五千餘人,沒有看到步槍,但這五千多流寇,大多數是有軍事經驗的兵油子,不容小覷。

雖然賀珍是正規軍,可他的部隊有大量新兵,戰鬥力還不如流寇,他率軍來到臨湘縣地界,這裡沒有發現流寇,率部直奔縣城。

大軍抵達縣城附近,斥候進入城中,整個縣城空無一人,賀珍沒有盲目進入城池,下令部隊在城外過夜。

李如風部和鐵拳軍團,還有炮營距離賀珍只有五公里距離,但三軍沒有及時跟上來,而是就地紮營。

等到下半夜,李如風和石鐵突然率領軍中精銳,向著臨湘縣城奔去。

此時臨湘縣城附近出現數千流寇,這群流寇早就摸清楚明軍行動,見李如風和鐵拳軍團早早紮營,以為賀珍是一支孤軍,想在夜間突襲明軍,吃掉賀珍這部兵馬。

可流寇沒有想到,李如風和石鐵會星夜馳援,兩人率領精銳在夜色中趕來,流寇剛發動對賀珍突襲,明軍援軍拍馬殺到,硬生生把流寇突襲打成遭遇戰。

《大明第一臣》

今晚戰鬥對明軍非常重要,是進入嶽州府第一戰,勝了,軍心大振,敗了,全軍低迷,賀珍率領部隊死守軍營,頂住流寇潮水般進攻,為援軍爭取有利時機。

李如風和石鐵沒有讓他失望,兩人率部從南北兩側夾擊流寇,流寇有軍事經驗老兵油子多,很多流寇軍事技巧比明軍還要強不少,可流寇有致命缺陷,那就是沒有勇氣打持久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