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聲也是第一次看到聆敬陽,這個早就傳遍大江南北的抗清將領,是如此年輕。

不等他繼續觀望,聆敬陽領著一大群部將前來答謝金聲。

“晚輩聆敬陽,今日謝金公救命之恩。”

所有部將也都跟著聆敬陽,齊聲說道:“謝金公救命之恩。”

金聲是弘光朝廷內閣大學士,兵部尚書,地位比崇禎朝廷五軍都督聆敬陽要高些。

他和聆敬陽說道:“聆都督年少有為,不愧為我大明脊柱。”

聆敬陽摸不準金聲意圖。

“金大人,建奴不過是被打退,不用數天,又會集結打散部隊再一次進攻,晚輩願意讓出大勝關,還請金大人支援晚輩抵禦建奴。”

換作其他人,早就率部入駐大勝關,可金聲卻告訴他,大勝關仍然由他駐守,不僅大勝關,哪怕是木嶺關等其他要塞,仍然由聆敬陽駐守。

金聲這麼做,是因為他看到清軍勢力過於強大,僅僅依靠弘光朝廷完全不是清軍對手。

只有拉攏更多勢力,才有機會取勝,聆敬陽是崇禎朝廷五軍都督,可崇禎朝廷名存實亡,崇禎帝再一次人間蒸發。

金聲和弘光帝上書,請求邀請聆敬陽改庭換面,從崇禎朝廷五軍都督成為弘光朝廷五軍都督。

弘光帝朱由崧看到奏摺,不僅沒有暴怒,還給金聲下聖旨,只要把聆敬陽拉攏過來,可以每月給軍餉五萬兩,糧草五千石。

金聲把弘光帝條件聆敬陽說了,聆敬陽還真的沒有做好改旗易幟打算,但是金聲給他這個機會,他就要把握,成為弘光朝廷五軍都督,至少得到支援比崇禎朝廷多。

他沒有立即給金聲答覆,而是率領部隊撤回到九里關,在入城時,他看見兩個俏麗身影在城牆上,是文鴛鴦和白璐水,兩人一個手持弓箭,一個提著大刀,穿著明顯大很多鎧甲在城牆上駐守。

聆敬陽心裡頭一暖,暗

暗發誓,要用畢生守護佳人。

回到城內,他召集部將,把金聲的意思和眾人說了,眾人一片驚訝,很多人對崇禎朝廷沒有好感。

可金聲提出這個條件,眾人這才想起,崇禎朝廷可能真的沒了,聆敬陽也有些傷心,那是他一手扶持起來的朝廷,就這麼沒了,整個會議室瀰漫著悲痛情緒。

《五代河山風月》

萬里雲見眾人不說話,第一個率先開口。

“諸位,莫要悲傷,我們是全軍入弘光朝廷,還是繼續扛崇禎朝廷軍旗?”

眾人都不敢吱聲,聆敬陽也在左右搖擺,感情上他不想放棄崇禎朝廷,這是金字招牌,也是他傾注心血,就這麼放棄,心裡很是不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