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百四十六章:又見扶桑黑手(一)(第2/2頁)
章節報錯
他和聆敬陽,賀珍說道:“聆都督,還有這位將軍,大西軍和大順軍不是反賊嗎?”
這一次聆敬陽等武將沒有反駁他,倒是王牧,作為文官代表和陳一刀說道:“陳將軍,老朽以前是山西大同府知縣,那大順軍,大西軍以前是反賊不假,可現在也是和建奴正面硬剛的漢子,陛下還下令給大順軍,大西軍送去糧草,用來抵禦建奴進攻。”
陳一刀還是不信任大順軍和大西軍,很是生氣說道:“誰都可以打建奴,我們也能打建奴,怎麼非要和反賊聯手呢?”
王牧想讓陳一刀轉變觀念。
“我軍前不久和大西軍,大順軍在寧武關擊敗建奴精銳八旗兵,吾華夏都到這個地步,莫要再說大順軍,大西軍是反賊,只要是打建奴的隊伍,朝廷都要爭取過來,只有擊敗建奴,華夏大地才可以重見曙光。”
一席話說得有理有據,陳一刀無言以對,聆敬陽讓陳一刀好好想想,不要著急下決心,就算是南下湖廣,也要到年後,大年初二啟程,陳一刀可以和部下商議,要不要去湖廣?
陳一刀站起來,往中軍外砍去,他的隊伍已開始入城,在城內,陳一刀隊伍美美吃上一頓晚飯。
部隊需要休整,陳一刀沒有立即下決定,和聆敬陽等將領吃完烤全羊,回到軍中,召集軍中高階將領,商議是留在河南,還是南下湖廣?
義軍將士分成兩派,一部分人想帶著糧草在河南繼續作戰,另一部分人想跟著明軍大部隊南下湖廣,陳一刀也傾向於在河南繼續作戰,這裡是他故鄉,去了湖廣,都不知道猴年馬月才能夠回來。
就在他舉棋不定時,王牧前來拜訪,
陳一刀驚訝這個白天和他講道理的老頭,會來拜見他,他把王牧迎接到軍中。
王牧今晚前來,並不是受聆敬陽的囑託。
但今晚他還是來勸說陳一刀去湖廣,真正目的是給自己拉攏勢力,他越來越發現他在軍中沒有地位,主要原因就是沒有軍隊支援他。
他在都督府中就是一個跑腿角色,他是誰,他可是五軍都督府元老,怎麼甘心成為一個可有可無的跑腿?
他想把陳一刀拉攏過來,見面後先是介紹自己,然後和陳一刀說起聆敬陽在北直隸,山西和清軍血戰英勇戰鬥,說得陳一刀激情澎湃。
這個比他還要年輕的聆都督,竟然是抗清明將,還知道是聆敬陽把崇禎陛下從京城中救出來,一路護送陛下到山西,重新撐起大明半壁江山。
“王大人,別說了,我和聆都督去湖廣。”
王牧也沒有想到自己竟然輕易說服陳一刀,陳一刀同意王牧請求,但也曉得和軍中文臣交好是大忌,就讓人把王牧送回去。
嗶嘀閣
被義軍將士請出軍營,王牧氣得直跺腳,他是想拉攏陳一刀,這個陳一刀卻徹底膜拜聆敬陽,讓他拉攏軍隊計劃破滅,只好搖著頭回到百姓隊伍。
在這裡,他有一個小房間,金大手和米盛光在房間裡烤火,等他回來,三人喝了些酒,各自睡下。
房間外,王堡帶著數十個小吏維持百姓秩序,王堡看著義軍隊伍,那裡有兩千多百姓,他在想要不要把義軍隊伍中的青壯年,編入到小吏中,用義軍小吏來管理明軍百姓,又用明軍小吏去管理義軍百姓。
整個長葛城,只有城牆上和城外少數將士在放哨,今晚帶隊軍官是石鐵,石鐵這一路上都很沉默,倒不是他性格悶,而是他傷勢還沒有徹底恢復,腦袋時不時疼痛,最痛的時候,幾乎不能走路。
他甚至想到了湖廣,讓部隊和直屬部隊組成新的部隊,他願意退到幕後,可頭不痛時,他又恢復雄心,想要和聆敬陽繼續南征北戰,戰場衝殺。
今晚沒有敵情,石鐵在城牆上游走,他突然看到中軍大營,有一個房間燈火通明,石鐵看著房子燈光,心裡感慨聆敬陽為大軍嘔心瀝血,這麼晚還沒有睡。
聆敬陽確實沒有睡覺,就在剛才,文鴛鴦給他燉了一鍋板鴨,白璐水給他燒了一碗獅子頭,讓他有充足精力熬夜。
在他的桌子上,擺放著一杆鐵銃,這鐵銃是從流寇手中繳獲而來,聆敬陽把鐵銃握在手中,這哪是什麼鐵銃,明明就是後世手動步槍,只是這步槍怎麼會出現在這裡?
聆敬陽可以肯定流寇中有扶桑人,那麼這些步槍是扶桑人在島嶼上製造的,還是扶桑人從未來帶回的武器?
如果是前者,聆敬陽將要面對武裝到牙齒的近代軍隊,他自認很難抵達裝備步槍的扶桑軍隊,可如果扶桑人沒有在國內建立工業化,是從後世帶來的武器呢?
他傾向於扶桑人沒有能力在數年內,就在島國上建立起完整的軍工業,這不僅僅是技術上進步,還要有上下游產業支撐,可又想到如果是從後世帶來的武器,為什麼不帶更諸如機關槍,迫擊炮和擲彈筒,還有大口徑榴彈炮等殺傷巨大的重武器?
這把步槍槍口被打歪,應該是流寇撤退時候故意損壞,而其他繳獲的步槍損毀得更嚴重,聆敬陽試圖修復這把步槍,最後還是放棄修復步槍,他把步槍放在桌子上,把二十多粒子彈放在口袋,或許以後用得上。
聆敬陽出口氣,勸自己不要管那麼多,把隊伍帶到湖廣,扶桑人就算是再厲害,也要和他碰一碰,想通以後,胡亂洗把臉,往床上一躺呼呼大睡。
剛剛睡下,可下一秒,他突然驚醒過來,想起一個致命的漏洞,那就是城外流寇擁有這麼先進的武器,為什麼不去攻打許州城,而要攻打比許州城軍事實力強很多的長葛城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