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周遠,這些百姓投奔我軍,就是為了活下去,我們把他們扔在這裡,不是任由其他勢力燒殺嗎?”

周遠有些時候瞧不起聆敬陽婦人之心,認為做大事的人不應該拖泥帶水,而是要心狠手辣,該放下的時候放下,該拋棄的時候拋棄,帶上數萬百姓去河南,一路上消耗糧草無數,還會拖垮大軍前進速度。

兵貴神速,沒有第一時間南下湖廣,他們會被回過神來的明軍,大西軍追擊,他痛心說道:“都督這數萬百姓中青壯可以帶走,但是婦孺絕對不可以去湖廣。”

聆敬陽強硬回應他。

“荒唐,他們不去,本都督也不走。”

周遠在聆敬陽五軍都督府,是一個高階幕僚,可他並不怕聆敬陽,硬著脖子和聆敬陽對著幹。

(本章未完,請翻頁)

“你這是胡鬧,你以為帶上數萬百姓,你就是聖人?你就是君子?我告訴你,你就是敗類,是為一己之私而已的偽君子。”

下屬如此強硬,聆敬陽內心波濤翻滾,和周遠等人不同,他來自於未來世界,不能理解拋棄治下百姓,而且這些百姓都是慕名而來,讓他放棄百姓,灰溜溜去湖廣,豈不是失信於天下?

他試圖用古人來說服周遠:“三國劉備不也帶著百姓走嗎?”

他以為用劉備的事蹟來改變周遠想法,可週遠和聆敬陽說道:“都督,下官曉得勸不動你,不如這樣,請都督給下官五百兵馬,下官願意在寧武關守衛百姓,還請都督莫要坐失良機,儘早揮師南下湖廣,伺機前往四川。”

說完後,周遠和聆敬陽一拜,讓聆敬陽臉上又紅又白,由於情緒激動,他胸膛起起伏伏,最後卻還是輕輕說道:“周遠,百姓我要帶走,你我也要帶走。”

這是一個很幼稚且不成熟的想法,周遠毫不給聆敬陽面子,反駁道:“怎麼走?數萬百姓日行二十里也是極限,寧武關去湖廣兩千裡,我軍民用兩條腿走,也要從今年冬天走到明天春天,這一路上還會有數不盡的百姓被凍死,餓死,累死。”

聆敬陽倒是沒有想到這些,他只知道他拋棄百姓,百姓會被其他勢力掠奪,還有在南下湖廣道路上會被其他勢力偷襲,損失部分有生力量。

他一邊吃著糕點,一邊沉思,周遠又說道:“讓他們去湖廣,這是讓他們送死,都督真想給他們活路,不如給他們數十天糧食,讓他們自己去找活路。”

“這寒冬臘月,他們能去哪?”

“他們本來就是山西本土人,此時建奴退回去,大西軍即將去河南,大順軍又在陝西,不如讓他們去翼城?”

要把數萬百姓送給朱由檢和崇禎朝廷,聆敬陽臉上和內心都很不樂意,他和朱由檢幾乎是生死敵人,要不是建奴,早就被朱由檢下令剿滅,他搖搖頭,表示不同意。

(本章完)

7017k