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太原府一府之力,姜瓖可以養活數萬兵馬,還能夠繼續招攬流民,為他開墾土地,等聆敬陽賀珍來到太原府後,兩人驚訝太原府竟然恢復得如此迅速,各地都是人來人往的百姓。

因為人口充足,姜瓖兵力竟然達到六萬餘人,但他不敢小覷聆敬陽和賀珍,這兩個山西小霸王,兵馬不多,可卻是百戰之師。

而他這六萬兵馬要分兵駐守太原府各地,尤其是雁門關,寧武關兩地重兵防守,還有太原府東部州縣,是防止清軍突然從保定府殺入山西的要地,麾下兵馬幾乎分散開來。

他可以率領的戰兵不足萬餘人,在清軍南下後,他想率領全軍殺入保定府,從保定府進攻京城,這個作戰得到朱由檢支援。

雖然他和朱由檢鬧崩,但是面子上過得去,畢竟清軍非常強大,需要團結在一起對抗清軍,朱由檢給他下旨,任命其為太師,封晉侯,鼓勵姜瓖直搗黃龍。

得到朱由檢支援,姜瓖往保定府調遣精銳斥候,斥候剛進入保定府就失去聯絡,濟爾哈朗在保定府駐兵三萬,這三萬兵馬也是整個北直隸防守中堅力量,

濟爾哈朗每日提刀在保定府遊走,姜瓖的斥候進入保定府就被消滅,姜瓖還不信清軍又有這麼強大防守?

他領姜瑄領兩千精兵,從太谷口進入保定府阜平縣,在這裡打清軍一個突襲戰。

恰好濟爾哈朗率領三千八旗兵在阜平備戰,姜瑄這支兵馬進入阜平縣後,就像是送給八旗兵進行操練,濟爾哈朗一聲令下,三千八旗兵猛地殺嚮明軍,姜瑄刷領兩千精銳明軍和八旗兵接戰。

第一次交鋒,兩軍各有勝負,至少明軍沒有明顯落入下風,姜瑄讓部將趕回雁門關,請求駐守在雁門關的高鼎增援。

可增援還沒有到,清軍第二次進攻更加猛烈,明軍將士拼盡全力和清軍廝殺,可惜硬實力不如清軍,姜瑄眼睜睜看著不下被八旗兵衝散,然後被收割性命,他被迫含恨而去。

濟爾哈朗殺退明軍後,搖了搖脖子,要給明軍來上狠的,讓他們不敢東進,於是下令全軍追擊明軍散兵遊勇,一直追殺到太原府五臺縣,在此地搶掠一番後,帶著戰利品撤回到保定府。

姜瑄被清軍擊敗,姜瓖再也沒有北上念頭和勇氣,那兩千精兵是最強的部隊,就這樣被清軍一隻偏師擊敗,他開始有秉持窩在太原府的保守思想。

聆敬陽和賀珍來到太原城後,和他說起是南下增援河南,還是增援大順軍,卻都被姜瓖拒絕,他和二位說道:“我軍新兵多,操練不足,還是等秋天兵強馬壯後,再去支援河南戰場,或者是進攻大順軍。”

聆敬陽想大罵姜瓖目光短淺,和他說道:“姜總督,此時不支援河南戰場,等清軍南下攻城略地,實力會再一次增長,那時候,可不是我們三軍能夠和清軍廝殺,整個明軍,大順軍都不會是清軍對手。”

姜瓖不客氣頂撞聆敬陽。

“莫非你現在去,就可以擊敗清軍?”

賀珍也幫著姜瓖,認為他們三部兵馬實力弱小,和清軍硬碰硬,不就是雞蛋砸石頭嗎?

“你們不去,我去。”

聆敬陽狠狠扔下這句話,就帶和親兵趕回靈石縣,姜瓖和賀珍面面相覷,沒有想到聆敬陽會這麼激動。

兩人密謀一番後,最後還是決定按兵不動,等待清軍和明軍誰能夠勝出,那時候投石問路,比聆敬陽這個愣頭青要好得多。

......

此時的河南戰場,明軍面對多鐸,吳三桂等悍將進攻,幾乎是潰不成軍,清軍目標明確,就是盡一切可能消滅明軍有生力量。

左夢庚和張羅輔兩軍沒有爆發戰爭,兩軍實力非常完整,可面對清軍猛烈攻勢,左夢庚部在瓦店和清軍決戰,只堅持三天,左部就被清軍擊潰,期間張羅輔率兵前來增援。

卻被多鐸以精銳部隊伏擊,張羅輔部前鋒全軍覆沒,張羅輔也是感慨造化弄人,前不久他還和左夢庚爭奪汝寧府,此時他卻帶兵增援左夢庚,左夢庚見張羅輔部被清軍擊敗,立馬下令突圍,數萬兵馬撒開腳丫子往湖廣地區撤退。

多鐸令洪承疇率軍追擊,洪承疇和多鐸,吳三桂不同,他一邊打一邊拉攏,收降很多明軍,左夢庚撤回到湖廣後,就剩下數千殘兵敗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