但是李自成重心放在湖廣,他聽聞崇禎軍隊進攻河南左夢庚部,調動可用之兵,全力支援湖廣的白旺。

劉宗敏,劉芳亮分別率領中營,左營兩大營軍奔赴湖廣戰場,等待崇禎朝廷拔掉左夢庚部隊,就猛攻武昌武。

左良玉在武昌府府邸,病重水米不進,部將向他彙報軍情,他清醒的時候,下令左夢庚撤回來,不清醒的時候,幾乎沒有常人思維,麾下大將見他這樣,只好回到防區,做好抵抗大順軍進攻準備。

湖廣地區大戰一觸即發,在汝寧府,左夢庚和張羅輔仍舊在邊境線對壘,兩軍都不敢率先發動進攻,清廷使者也樂於看到明軍繼續消耗糧草,可在五月中旬,在北直隸和清軍僵持的黃得功部,突然大步後撤。

在整個上半年,黃得功部一直在北直隸南部和清軍對戰,多爾袞和滿清高層秉持防守策略,又因為推行剃髮令,大規模義軍興起,清軍主力部隊在佔領區內鎮壓義軍,疲於奔命,面對明軍進攻,清軍始終屬於守勢。

多爾袞在鎮壓義軍戰役中,明顯感覺到軍餉和糧草不夠用,為了維持一支龐大的軍隊,清軍高層決定以戰養戰,召集各地兵馬,揮師南下。

這一次清軍目標不是山西,也不是陝西,更不是被打成稀巴爛的中原大地,而是富裕的江南地區。

多爾袞在京城舉行誓師大會,清軍分成兩路,一路以多鐸為徵南大將軍,吳三桂,洪承疇為輔,領八旗兵兩萬,綠營兵二十萬,從北直隸保定府出擊。

另一路以豪格為平西大將軍,圖賴,鰲拜為副將,尚可喜,孔有德,耿仲明三順王為輔,領八旗兵三萬,綠營兵二十五萬,從山東青州府南下。

多爾袞給博洛增兵一萬,令其守住山西東北部重鎮大同府,又調回濟爾哈朗,守住北直隸和山西邊境線。

清軍攻勢一路勢如破竹,黃得功麾下各部在北直隸被清軍打的潰不成軍,黃得功親率本部八萬兵馬和多鐸在廣平府決戰。

此役,清軍調集主力部隊,以吳三桂部綠營兵為先鋒,和明軍血戰一場,就像是山海關大戰,明軍和綠營兵戰鬥激烈時,八旗兵悄然殺出,一舉擊潰明軍。

黃部兵敗如山倒,黃得功中箭負傷,麾下大多數將領投降,黃得功被迫退守到大名府,在大名府穩住防線,卻被吳三桂部打穿防線,黃得功部隊全線崩潰。

部將冒死掩護黃得功撤退,撤退到河南,黃得功部就剩下萬餘人,就這萬餘人也都是驚弓之鳥,黃得功繼續撤退,撤回到開封府後,讓張羅輔,左夢庚兩部兵馬大驚。

誰都沒有想到清軍再一次南下,還是調集主力部隊南下,一戰就擊潰弘光朝廷最強戰力黃得功部隊。

張羅輔立馬向在翼城的陛下彙報清軍南下,朱由檢得到情報後,不怒反喜,他好像看到反攻希望,就像一年前李自成攻破京城,他也可以帶領部隊北上京城,把清軍高層一鍋燴了。

小書亭

朱由檢這一次沉住氣,但他要等待,等清軍南下後,再率領部隊進攻京城,讓清軍回援都來不及。

他下令各部兵馬加強操練,同時下聖旨給聆敬陽,賀珍,姜瓖三人,令三人整軍備戰,不日北上進攻大同府。

聆敬陽對朱由檢的聖旨嗤之以鼻,他注意力都在扶桑人,扶桑人進入到靈石縣後,彷彿變成木偶,老老實實在靈石縣謀生,聆敬陽百思不得其解,這些扶桑人來靈石縣提供免費勞動力嗎?

直到朱由檢的聖旨,和姜瓖送來的情報,聆敬陽這才知道是清軍再一次南下,各方勢力在中原大地又一次廝殺,殺得血流成河。

扶桑人不需要刺殺他,來挑動他和清軍的戰爭。

聆敬陽不再猶豫,令王堡剿滅扶桑人,行動時候讓梅少佐和周遠一起去俘獲扶桑人頭目。

王堡信心滿滿和聆敬陽表示,一定會把在靈石縣的扶桑人一舉殲滅,梅少佐和周遠風塵僕僕從汾州趕回來,回到城內就被王堡一頓罵,說兩人就是傻子,在汾州不知道幹啥?

梅少佐,周遠也是一臉懵逼,兩人在汾州風裡來雨裡去,就是想找到扶桑人影子,可最後卻發現扶桑人潛入到靈石城,還就在聆都督眼皮底下。

兩人羞愧的無地自容,王堡又告訴二人,聆都督早就知道扶桑人來到靈石縣,今晚行動,只需要帶人去消滅扶桑人即可。

周遠很敬佩聆敬陽,看來他想成為聆敬陽耳目還需要更多錘鍊,倒是梅少佐突然和王堡說道:“王將軍,你今晚帶多少人啊?”

王堡摸著下巴鬍鬚,頗為不屑:“兩百壯士足以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