聆敬陽和他說道:“你知道你在幹什麼嗎?我率諸位將士和清軍血戰,好不容易打下來的地盤,拼死拼活養活這麼多軍隊,我是五軍都督,是朝廷兵馬奠基者,我要是突然隱去,這個朝廷就要分崩離析,你對得起死去的弟兄們嗎?”

“沒有你,我們一樣可以擊敗建奴。”

聆敬陽突然放聲大笑:“沒有我,你早死了。”

救命之恩是最高的恩情,張羅輔眼角有些溼潤,可他的心裡是大明朝廷,而不是聆敬陽。

“對我而言,我欠你一條命,可我的命,是大明的命,是朝廷的命,只要你今晚放棄軍隊,我可以讓你帶走親兵,還有你在翼城的家眷。”

他非常希望聆敬陽可以放下權利,去做一個與世無爭的富家翁,可聆敬陽來到這個末世,不就是為了天下蒼生不受戰火洗禮嗎,不就是讓華夏民族再一次復興嗎?

讓他離去,還不如殺了他,聆敬陽撿起扔在地上的大刀,突然覺得大刀是如此沉重,他想起他提著這把鐵刀,和建奴數次血戰,消滅不少建奴和綠營兵,可笑的是,在世人眼裡,他卻是一個國賊。

此時,門外的叛軍士兵開始鼓臊起來,林爾樂害怕聆敬陽在府內殺掉張羅輔。

張羅輔要是死了,這一場政變幾乎不可能成功,越來越多的預備軍團士兵往聆敬陽府邸靠攏。

府邸外五十個親兵提著長槍,鐵刀誓死不退,哪怕今晚盡死,也要死得轟轟烈烈。

預備軍團副將梅世豐以前也是大明邊軍,他目不斜看著府邸,真害怕張羅輔的人頭被人從裡面扔出來,他和林爾樂說道:“林大人,再不強攻,指揮使怕是死在裡面了。”

林爾樂一咬牙,大手一揮,數百士兵頓時像潮水一般湧向府邸大門,聆敬陽的親兵也咬牙切齒衝向預備軍團士兵,一場崇禎朝廷內部勢力戰鬥即將打響。

突然,一聲吱嘎聲音響起來,是大門被人開啟,張羅輔從裡面走出來,身

上沒有一點傷口,聆敬陽在他後面,臉上冷的可以滴出水。

張羅輔和部下做出撤退手勢,預備軍團將士不敢抵抗他的軍令,紛紛往兩側避開,給聆敬陽等人讓開一條通道。

聆敬陽帶著嶽令和親兵從府邸內離開,他們的戰馬都被張羅輔下令遷到城門外,聆敬陽一步一步離開平遙城。

出城的路上,他腦海裡都是張羅輔和他說的那些話,在世人眼裡,他不是力挽狂瀾,也不是獨木支撐的肱骨之臣。

而是和曹操一樣的梟雄,沒有人以為他盡心盡力是為了朝廷,在士大夫眼裡,他聆敬陽竟是如此不堪。

也是因為這些話語,讓聆敬陽喪失大部分鬥志,既然不能容他,那就離去。

他同意張羅輔的請求,也不像和張羅輔一絕生死,就算是殺了張羅輔,自己也會死於平遙城,抵抗清軍的明軍會進一步受到削弱,

張羅輔下令各部將士不得進攻聆都督,聆敬陽一行人很快來到城門口,城門口黑壓壓一群預備軍團士兵,只是這些預備軍團士兵,都成了叛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