聆敬陽不慌不忙,和他說道:“等等,有王鐵刀在呢,他帶人從後面發起進攻,等扶桑人混亂,你就帶人迅速衝進去。”

果不其然,王鐵刀在斬殺菊大尉以後,帶著二十多個士兵,悄悄摸摸來到前山一個隱蔽位置,看到黑木二提著武士刀走來走去。

王鐵刀冷哼一聲,扶桑人真是歹毒,他和士兵做個突襲手勢,然後灌注全身力量,向著黑木二方向一個突刺,跳起來狠狠一刀砍下去。

當場把黑木二爆頭,刀刃卡在黑木二頭頂,王鐵刀用力把大刀拔出來,繼續砍殺偽軍,後面的二十多個鐵拳士兵也衝上來,在偽軍後面一頓砍,偽軍腹部受敵,又失去扶桑人督戰,方小眼瞅準時機,親自帶兵衝鋒,一鼓作氣衝進山口,殺得偽軍連連求饒。

不斷有偽軍士兵用明人喊饒命,這讓方小眼很是驚訝,在砍殺一大半偽軍後,他下令停止殺戮,將還活著偽軍趕到山外,等待聆都督決定他們的生死。

戰鬥結束後,聆敬陽帶著十個士兵來到山內,看見山裡面的構造,竟隱隱有堡壘痕跡,在山裡面轉了一圈,倒吸一口冷氣,這扶桑人果然是狼子野心。

竟在這個不知名的山谷裡修建防禦工事,雖然防禦工事還沒有徹底完工,可從外表來看,扶桑人在山裡面做好規劃,前山適合防守,後山適合蓄水,還有一個地窖,裡面有不少糧食,這些糧食都是用來造謠的,聆敬陽讓士兵把糧食就地煮了,餓了一宿,也要補充體力。

看著士兵扶桑人糧食從地窖裡抬出來,不僅僅有糙米,還有扶桑人特有的飯糰,聆敬陽心想扶桑人果真是未雨綢繆,他有一種同意華夏大地,整合各方力量,將扶桑人侵略火苗撲滅。

士兵們在做飯,他從山裡走出來,一眼就看到方小眼在毆打俘虜,這些偽軍讓方小眼今天丟盡臉面,方小眼越打越憤怒,聆敬陽也沒有制止方小眼,讓方小眼好好發洩怒氣。

王鐵刀也來到他面前,一臉

(本章未完,請翻頁)

的愧疚。

“領都督,我今天砍殺不少扶桑人,只要都督瞧得起,我王鐵刀以後就跟著都督,嘟嘟讓我打哪裡,我就打哪裡。”

這倒是讓聆敬陽有些驚訝,王鐵刀不是大順軍鐵桿嗎,怎麼突然轉變陣營,要成為明軍呢?

他問王鐵刀:“哦,你不想回大順嗎?”

“都督,我要贖罪,為被我殺死的貴軍將士贖罪,請讓我殺死扶桑人,趕走建奴,再回大順軍。”

“準了,從今以後你就跟著方小眼,在鐵拳軍團擔任把總,你的部下就去汾州,免得在軍營內部引起不必要的流血衝突。”

對聆敬陽的這個安排,王鐵刀沒有意見,畢竟他帶人衝擊皇宮,殺死不少明軍將士,要不是聆敬陽大度,天早就被人多了腦袋掛在竹竿上。

“末將一定為都督死戰到底。”

聆敬陽讓他莫要激動,昨天被打那麼慘,今天還能夠生龍活虎,也算得上是一個猛將,和他說道:“好了,和我去看看這些扶桑軍隊。”

王鐵刀和聆敬陽來到扶桑俘虜面前,四十多個俘虜被鐵拳士兵用拳頭打的遍體鱗傷。

方小眼從他們口中得知這隻軍隊,竟然全部是明人組成,他和聆敬陽說道:“都督,這些人不是扶桑人,都是一些被打散的官軍,還有流寇盜賊等沒骨氣的廢物。”

聆敬陽看著這些俘虜,比投降清軍還要令人憎惡,他問方小眼這些俘虜口中可有有價值的情報?

方小眼搖搖頭,表示這些俘虜就是一群敗類,沒有一點有用的情報,就只是說跟著扶桑人混飯吃,聆敬陽很是果斷下達殺俘命令,和方小眼揮揮手,示意全部殺了。

這個軍令讓方小眼愣了一下,在他印象中聆都督不到是一個弒殺的人,怎麼今天竟然這麼冷血?

見方小眼有些愣,聆敬陽

(本章未完,請翻頁)

瞪了他一眼,被聆敬陽看了一眼,方小眼下一秒就堅決執行命令,帶著十個士兵,將偽軍士兵全部砍了,聆敬陽一點都不可惜這些投降扶桑的偽軍,他和方小眼說道:“以後俘虜到這些敗類,不用和我請示,全部砍了。”

方小眼像個木偶一樣,回答聆敬陽。

“是,都督。”

他團想起什麼,和聆敬陽說起扶桑人的火銃真不賴,他把一杆繳獲而來的扶桑火銃遞給聆敬陽,聆敬陽把扶桑人火銃握在手中,又看了看火銃構造,屬於同時代火銃,仍舊是前膛槍,看來扶桑人火器並沒有劃時代領先,這讓聆敬陽充滿信心。

殲滅遼州間諜後,聆敬陽和將士飽餐一頓,然後令徐溝城鐵拳軍團速速趕來,全軍在馬嶺關集合後,他領著方小眼,嶽令等一半鐵拳軍團將士去潞安州。

另一半鐵拳將士由王鐵刀帶隊,老饅頭督戰,去剿滅王鐵刀看到的扶桑人窩點,聆敬陽給老饅頭下達軍令,一個月內消滅扶桑人窩點,完成任務後,全軍趕回榆次城。

方小眼和聆敬陽請示要不要把陛下也帶上,聆敬陽點點頭,誇讚方小眼有長進,方小眼騎上快馬趕回榆次城,把朱由檢帶到軍中和聆敬陽一起去潞安州,朱由檢沒有拒絕,他和方小眼騎上馬,從榆次城趕到馬嶺關,和在這裡聆敬陽匯合。

朱由檢到來後,聆敬陽帶著一千鐵拳將士從遼州前往潞安州,遼州是姜瑄地盤,姜瑄對轄區有扶桑人一無所知,他還在潞安州與李如風和高傑兵馬對峙,兩軍在潞安州保持靜默,雙方將領更是下令不得挑起事端,有四肢出戰者,斬。

在兩軍將領高壓命令下,數萬將士們都在軍營聊天打屁,好像不是來作戰的,而是遊山玩水,等聆敬陽趕到潞安州,李如風和姜瑄在軍營裡玩起拔河比賽。

兩人從各自部隊中挑選數十個壯漢,然後用一根繩子決勝負,騎兵營人數不多,可各個是精銳,姜瑄兵馬多,大多都是骨瘦如柴。

(本章完)

7017k