眼見姜瓖地盤越來越大,聆敬陽也不甘落後,令張羅輔攻佔太原府西南方向的汾州,又將董大器和林爾樂調到汾州,兩人配合張羅輔在此地整頓兵馬,訓練新兵。

聆敬陽為了避免和姜瓖有衝突,將他分到太原府都中北部州縣全部放棄,都讓給姜瓖,姜瓖也不客氣,他麾下兵馬已有六萬餘人,大多還是有著豐富軍事經驗的老兵,在他指揮下,迅速入駐太原府中北城池,和北邊大同府大順軍隔山相望。

大順軍在李自成密令下,沒有南下進攻太原府,也沒有東征宣府鎮,而是在山西,陝西,河南,湖廣地區鞏固內部力量,將投降大順軍的明軍隊伍進行整合,很多明軍將領被撤下一線將領位置,到西安城擔任虛職。

他們的空缺由大順軍將領去填補,避免出現在山海關戰役失敗後,各地明軍反水現象,雖仍有部分高階將領請求李自成出兵滅掉太原府小朝廷,可李自成這一次吸取攻打京城的教訓,特意下聖旨,有不聽勸告攻明庭太原府者,斬無赦。

李自成終於開始覺醒了,眼光變得開闊起來,重新贏得部分地方勢力支援。

1644年夏秋之交,被戰火燃燒的華夏大地,竟然戲劇性保持兩個月平靜,從各地來投奔的崇禎皇帝的人絡繹不絕,很多人見到崇禎皇帝,確認是他後,感動得一塌糊塗,也有人見到他後,悄悄回去向背後主子彙報太原府陛下是崇禎本人。

這樣一來,崇禎復位這個重磅訊息,就像是一顆巨石砸入池塘,濺起的水花,讓所有人都不得不小心翼翼走遠一點,哪怕是入關後的清軍,也沒有實力冒然出擊滅掉太原崇禎朝廷,和整個華夏大地為敵。

在當年九月,終於有實力忍不住,率先動手,這方勢力不是多爾袞,也不是李自成,而是在湖廣地區左良玉,左良玉一開始就不承認應天府弘光小朝廷,要不是大順軍和清軍還在,他早就提兵東征清君側,將應天府那群人全部轟了,他不承認弘光朝的添堵,也導致江北四鎮不僅要防著大順軍,清軍,還要抵禦隨時順流而下的左良玉軍。

左良玉早在一個月前,挑選精兵潛入太原府,在沿途中被清軍擊殺大半,只有三人歷盡千辛萬苦抵達山西,在山西境內沒有受到追殺,順利來到太原府。

三人在這裡得到各方訊息,崇禎皇帝就在榆次城,經過再三確認,確定崇禎皇帝真人無疑,於是又從山西回到湖廣地區。

從山西回來,路過大順軍轄區,大順軍睜隻眼閉隻眼,路過清軍駐地時,又被殺掉兩人,只剩下一人,回到武昌府,和左良玉彙報在太原府榆次城的崇禎皇帝,確實是真天子。

得到確切情報後,左良玉不再猶豫,挑選精兵五萬,由其子左夢庚,北上河南,打通湖廣到河南和山西通道,左夢庚有父親在背後撐腰,領五萬精兵,從湖廣被上。

在啟程之日,左良玉秘密告訴他,大軍往北進攻,打到河南汝寧府,就停下來。

左夢庚不是很明白報父親的用意,左良玉不由得大罵兒子沒有腦子。

“讓你去河南汝寧府,是做做樣子,真以為我們有那麼強實力,還真能打通三省通道?”

“那我們打到汝寧府,就在汝寧府駐軍?”

左良玉眼睛折射出對權力的慾望,和其子狠狠說道:“撤回來,去汝寧府是做給天下人看的,我左良玉絕非見死不救佞臣,而是胸懷天下,橫跨三省勤王的湖廣總督,也讓應天府小朝廷看看,想得到老子支撐,就撤掉江北四鎮,給我軍發放軍餉,並開啟城門,迎我軍入應天府。”

左夢庚這才明白過來,父親並不是真心去勤王,而是利用這機會,要挾弘光小朝廷,和揚名立萬。

“父親,可太原府逇那個天子,確實是崇禎陛下啊?”

提起崇禎,左良玉滿臉不屑,和兒子說起,要不是崇禎皇帝瞎指揮,大明朝在江北統治不至於就此嗝屁,當年在孫傳庭還沒有準備就緒,就逼迫孫傳庭出潼關決戰,葬送最後一隻還能夠聽從朝廷指揮的野戰軍隊。

孫傳庭死的時候,眾人都看明白,大明朝垮了,已沒有多少人願意為崇禎皇帝賣命。

從那以後,左良玉就對崇禎命令陽奉陰違,面對聖旨,他統統聽調不聽宣,李自成攻打京城,他坐視不理,以要和大順軍白旺部作戰為理由,拒絕發兵京城,救援京城陛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