圖賴很是陰險,想挑撥王承允和姜瓖矛盾,王承允看著圖賴像是再給他撐腰,表面是無限感激,內心卻是充滿恐懼,在滿人眼裡,他和姜瓖是一路貨色,都是打手,失去利用就會被無情拋棄。

可他卻又不得不附和圖賴,故意噁心姜瓖:“姜總兵,還請繼續攻城,城破後我部兵馬替你們宰了所有大順軍,為你部戰死將士報仇雪恨。”

姜瓖眼睛瞬間就紅了,他的兵馬攻城,城破後卻讓王承允兵馬進城搶掠,這滿人著實該殺,他看著圖賴,突然皮笑肉不笑說道:“額真,我部兵馬死傷慘重,再打下去恐怕會兵變?”

圖賴一點也不急,姜瑄兵馬還有數萬人,可大多數疲憊不堪,就算是翻臉,以八旗兵和其他綠營兵,完全有能力吃掉姜瓖部隊,他用帶著命令的語氣,要求姜瓖部隊下午進攻攻城。

姜瓖氣不過,黑著臉回到軍營,召集部將,和部將說起滿人無恥,部下聽說滿人要求他們下午繼續攻城,異常憤怒,更有少數將領有帶兵重新投降大順軍念頭,姜瓖看著部下,道:“我軍疲憊,就算是翻臉也拼不過八旗兵,下午攻城都悠著點,莫要全力攻城,被打下來後就在軍營歇著,防止被滿人給屠了。”

眾將領紛紛防備八旗兵和其他綠營兵,阿濟格和圖賴也開始著手逼迫姜瓖部兵馬繼續和大順軍消耗,下午繼續攻城,沒有破城,晚上再一次進攻,等姜瓖兵馬死傷過半,其他軍隊繼續進攻,讓姜瓖實力不足以威脅八旗兵。

下午,姜瓖下令再一次攻城,這一次攻城隊伍有些稀稀拉拉,還沒有衝到城牆就死傷數百人,其他人就連忙撤回去,看的阿濟格和圖賴等人無話可說,圖賴和阿濟格做出割喉動作,想吞併姜瓖兵馬,阿濟格搖搖頭,城內大順軍可是一直精兵,沒有滅掉大順軍之前,姜瓖和其他綠營兵要繼續為大清打天下,這是攝政王密旨,任何人不得違抗聖旨,有違抗者,斬!

整整一個下午,姜瓖部隊進行了七次攻城,每一次攻城都是聲之浩大,卻是以虎頭蛇尾結尾,損失些兵馬久連忙撤回去,姜瓖的意思很明確,不想繼續浪費兵力,他也為昨天誇下海口而感到後悔,都是林爾樂和姜瑄,讓他被怒火衝昏頭腦。

天黑前,他又帶著親兵來到阿濟格軍營,和阿濟格賠禮道歉,說是昨晚不該頂撞郡王,還請郡王大人大量,不要和他一般見識。

阿濟格很驚訝姜瓖轉變的如此之快,昨晚還是怒髮衝冠,為兄弟出頭的漢子,今晚卻成為一個軟骨頭,在他面前搖起尾巴,祈求他的原諒。

“姜總兵,這是哪裡話,你是我大清勇士,大清還需要諸位將士,昨晚那些小事我早就不放心上。”

阿濟格的話讓姜瓖長長出口氣,為了報答阿濟格大人不記小人過,他和阿濟格提議,他來招降唐通,阿濟格剛才還無所謂的態度,此時卻炯炯有神。

“姜總兵,莫要逗本王開心?”

“郡王,末將和唐通,吳三桂,高地等人以前都是大明邊軍,大家曾經是一個戰壕吃飯的戰友,我這就給他寫信,讓唐通還有他的兵馬歸順大清。”

唐通駐守在山西和陝西交界處,如果能讓唐通歸順,清軍將會席捲整個北方地區,阿濟格求之不得,和姜瓖說道:“姜總兵,唐通來了,穆蘭人頭給你當尿壺。”

姜瓖拍著胸膛表示沒有問題,他回軍營召集幕僚,書信一封,讓心腹送給唐通,勸說唐通要有眼光,大順軍已是昨日黃花,殘明更是一堆爛泥,和他一起為清軍效力,封官加爵,子子孫孫都可以享福,豈不美哉?

也因為姜瓖服軟和示好,阿濟格暫時放棄打壓姜瓖,決定繼續利用他,兩人都是屬於沒有政治頭腦的猛將,額阿濟格後面有多爾袞,姜瓖背後就只有大同府將士,兩者在能力上不同而語。

......

當天夜裡,雁門關內燈火通明,李過召集諸位將領,和他們說道:“建奴今日攻城,像是要迫切攻佔雁門關,我軍糧草還可以支撐十多天,在雁門關也堅守一個月,完成陛下任務,是時候突出去。”

高一功和他說道:“將軍,我軍突圍後,去哪?”

“潼關,那裡是陝西門戶,守住潼關,清軍想要進攻陝西就只有從延安府等地進入,那裡也有我軍重兵把守,本將軍決定今晚就突圍,全軍拋棄所有重灌備,輕裝前進。”

張鼎站起來和他說道:“李將軍,我部兵馬可否撤回到陝西,和中營匯合?”

李過想了想,張鼎並不屬於後營作戰部隊,他要走,他也沒有權利拒絕,和他道:“可以,等車到潼關,你部兵馬可以去和中營匯合。”

張鼎謝謝李過,後營二把手張能卻說道:“我們還有部分老百姓,帶上他們突圍,會不會被清軍追上?”

他所說的就是石營的軍民,眾所周知,聆敬陽帶領石營一半將士還在大同府鏖戰,把清軍後方攪成一鍋粥,但也有另外一半軍隊和數千百姓,跟著後營一起駐守雁門關。

李過看了看會場,並沒有石營將領參加會議,問張能石營還有多少兵馬?

“四千餘人,其中將士一千八餘人,其他都是老百姓。”

帶上百姓確實是影響全軍突圍速度,可畢竟聆敬陽也是後營大將,就這樣拋棄聆敬陽部屬,以後見面,聆敬陽不見得會臣服於他,更不會接受他的命令。

“不管了,都帶上,能突圍的出去就突出去,被清軍追上,能救則救,就不會也就罷了。”

李過這麼說,倒不是縮頭烏龜,而是清軍勢力過於強大,後營全軍可戰之兵也就萬餘人,在突圍前,他決定今令精銳部隊掠營,給清軍一個迎頭痛擊,殺得清軍血流成河,撫摸傷口之際,全軍往太原城突圍,在太原城獲得補給,往平陽府突圍,和駐守在此地的唐通部會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