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僅僅是聆敬陽,同樣是都尉的萬里雲也滿是羨慕,李道力高揚著腦袋,像只小公雞一樣,很是顯赫,聆敬陽心想,這是李過收買李道力嗎?

兩人想繼續說會話,張能帶著親兵,來到兩人面前,說李將軍今晚有請,請兩位今晚參加宴會。

李道力忙著點頭,聆敬陽也頷首,表示答應,張能傳話以後,又問李道力,前往雁門關的斥候要多久可以回來?

蔚縣到雁門關有兩百多公里距離,李道力讓馬鎧帶著騎兵趕過去,一人三馬,每天可以奔跑一百公里,來回需要五天時間,這已經是極限,在跑下去,人和馬都受不了。

張能沉默一會,和李道力指示,大軍目的地是雁門關,在蔚縣也只是暫時歇息,五天以後,不管斥候有沒有回來,全軍都要去雁門關。

李道力有些驚愕,他不想放棄蔚縣:“將軍,這蔚縣呢?”

“陛下有旨,後營要在雁門關組建新的防線,擋住叛軍和清軍的進攻,這蔚縣百姓也要一起撤退,你這些天做好撤退準備,別忘了,李將軍今晚在軍營有請。”

說完以後,張能帶著親兵離去,聆敬陽和李過面面相覷,不知道李過葫蘆裡賣的是什麼藥?

聆敬陽和李道力說起他在石營的部下,還有百餘人,李道力大方和他揮揮手,那些部下就是他在聆敬陽軍中聚攏的散兵遊勇,本來就是聆敬陽部下,他已經有兩千多將士,那百餘人多也不多,還不如送給人情,全部重新回到聆敬陽部隊。

李道力和聆敬陽說起,他到達山西以後,在這裡和好友馬鎧聯絡上,可不久後,這裡就爆發叛亂,那天晚上他和馬鎧不在蔚縣,在附近鄉村招兵,躲過被叛軍殺害。

等他倆第二天帶著數十人回到蔚縣,卻看到城外一排屍體掛在城牆上,城內叛軍更是大聲吆喝,姜總兵反正,各州縣兵馬誅殺順賊。

嚇得他和馬鎧不敢回到蔚縣,帶著部下去黑石嶺,在路上聚攏數百被打散的大順軍將士,這些將士是李道力軍中的主力部隊,叛軍勢力大,眾人被迫在黑石嶺潛伏。

又因為叛軍在各地襲擊很多支援大順軍的百姓,蔚州的百姓也被殺得血流成河,李道力覺得這些百姓可用,於是在黑石嶺招兵買馬,聚攏流民,半個月時間,就聚攏三千餘人,要不是在蔚縣城下和大同府來的叛軍血戰一場,他還會有更多部下。

聆敬陽也是感嘆李道力命大,在山海關大戰中沒有死,在蔚縣也活下來,倒是李道力和聆敬陽說起這蔚縣守備,是一個叫做慕容屠的守備,算得上一條好漢,可惜不能為他所用。

“咋了,還有你李道力不能收服的大英雄?”

李道力還是可惜,要是慕容屠成為他的部將,他就擁有一個可以清軍打到底的戰將,也可以用慕容屠來招攬更多明軍,可惜此人志不在大順,聆敬陽聽完以後,覺得李道力非常有人情味,和他說道:“你這心腸,真好啊。”

“可不,不過我恨這些叛軍,我兄長就是被叛軍突襲,生死不明,要是讓我找到是哪一隻叛軍突襲兄長,老子發誓一定剁了這些雜碎。”

聆敬陽想到李道力哥哥李道威,還有部總張順,兩人對他沒的說,張順更是他的引路人,第一次見面就提拔他為哨總,讓他在京城找到立足之地,也把朱由檢和王承恩帶到大順軍眼皮底下,救了兩人一命。

李道威想拉攏聆敬陽,被聆敬陽拒絕,拉攏不成,也沒有惱羞成怒,而是送聆敬陽一副上好的開元弓,鼓勵聆敬陽殺敵立功,李道威和張順兩人面龐就像是畫面一樣,從聆敬陽腦海中一一閃過。

他有些鼻子發酸,這倆人可都是好人啊,要是死於叛軍之手,那真是可惜,比那個慕容屠還要可惜,可現在不是傷感的時候,他和李道力說起接下來計劃:“道力,你的敵人就是我的敵人,不過我們要把眼光放遠,不能侷限於此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