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卷 亂世梟雄 第一百四十七章:怒火紅夷大炮(七)(第1/2頁)
章節報錯
聆敬陽和路應標表示感謝,請路應標帶他感謝李將軍厚愛,他決定帶領石營死守天成衛,路應標見他死守意志已決,也不好說什麼,帶著聆敬陽囑託回到宣府兵鎮。
在兵鎮內,後營將士早就準備好撤退事宜,李過等路應標回來後,連忙問路應標,聆敬陽是否一起撤退?
路應標和他聳聳肩膀,表示聆敬陽不願意撤退,想死守天成衛,成為大順軍在山西北部最後一個據點,李過罵道:“胡鬧,他那麼點人馬,守在山西北部,豈不是送死?”
他下令改編撤退計劃,全軍趕往天成衛,脅裹石營一起撤退,高一功有些驚訝,李過怎麼變得這麼霸道?
“李過,聆敬陽隸屬於右營,我後營怎能強迫他們一起走呢?
面對高一功的不滿,李過倒是輕鬆說道:“高一功,我見這聆敬陽是個良將,讓他死在天成衛,著實可惜,帶著一起撤退,以後我大順多一個可以和建奴,還有殘明抗衡的將領。
眾將領想想也是,於是當天夜裡,全軍開啟西門,往天成衛撤退,之前在宣府鎮西側各城池駐守的部隊,紛紛開啟城門接應後營主力部隊。
宣府鎮大順軍撤退,王承允等綠營兵將領欣喜發狂,紛紛和圖賴請戰,請求帶兵追擊大順軍,圖賴卻下令各部停止前進,全軍守在軍營,等到第二天早上,全軍才入駐宣府兵鎮,完成對宣府兵鎮佔領。
馬喇等八旗將領也很是生氣圖賴畏縮不前,王承允回到故地,更是雄心壯志,再一次請求帶兵追擊大順軍,卻被圖賴狠狠拒絕,圖賴告訴他,叔王大軍即將抵達,作為宣府鎮唯一一隻清軍,他們要成為叔王大軍前鋒,而不是像個猴子一樣,冒冒失失。
王承允被罵的抬不起頭,事實證明,圖賴戰術非常成功,在後營往天成衛途中,在沿途要地設下埋伏,清軍進入埋伏就會受到狠狠打擊。
佔領宣府兵鎮以後,圖賴也並不是什麼都不做,令馬喇帶著精銳斥候遠遠跟在後營後面,看看後營是往哪裡撤退,等主力部隊到來,騎兵迅速跟上去,吃掉大順軍後營。
馬錫帶著五十多個巴牙喇,跟在後營後面,李過令高一功領著騎兵吃掉這些清兵,高一功領著五百騎兵進攻馬喇,馬喇卻在後營每一次進攻之前,帶著部隊撤退到更遠距離,迫使高一功數次進攻都沒有起到效果。
馬喇經驗老辣,高一功無功而返,回來和李過說道:“這建奴有點實力,咱們還是繼續往前撤退,等到了天成衛,打掉這些建奴騎兵。”
李過只好帶著部隊繼續撤退,在距離天成衛還有一天路程,石營佈置在這裡的騎兵部隊,早就把後營往天成衛方向來的情報,傳遞給石營主要將領。
聆敬陽得到訊息以後,感覺到李過改變撤退方向,就是想帶著石營一起撤退,讓聆敬陽很是猶豫,石營好不容易在天成衛站穩腳,如果後營可以和他一起攻破高山和陽和兩衛,整個大同府東北部,將會是大順軍在山西一個有力支撐點,就像一根粗壯的鐵刺,狠狠扎進清軍和叛軍骨骼結合部隊,讓清軍和叛軍痛不欲生。
聆敬陽下令部隊進入戰鬥狀態,又讓李如風召回所有在外的騎兵營,防止被後營裹著撤走,李如風立即下令,王洪等在高山和陽和衛的騎兵部隊紛紛撤回來,與此同時,聆敬陽始終不忘老饅頭和文步題,兩人去蔚縣有些天,也不知道有沒有找到李道力,但是路應標和他說起,後營將會進入蔚縣,從蔚縣進入雁門關,在雁門關駐守,如果真的被後營脅迫,就讓部分部隊跟著後營一起撤退。
......
大同府,叛軍主將姜瓖終於忍不住,讓哥哥姜讓領著一萬五千兵馬支援姜瑄,他帶領兩萬兵馬進攻太原府,想同時和清軍在太原府,宣府鎮匯合,為清軍打下一片江山。
姜讓領著部隊火速趕往陽和衛,幾乎和後營同時啟程,兩者距離天成衛非常接近,他們抵達陽和衛,和姜瑄匯合,有帶著部隊來到高山衛,和高山衛叛軍出兵進攻天成衛。
聆敬陽在城內秣馬厲兵,等待後營到來,可他卻在一夜之間,同時接到東西兩個方向斥候的回報,說是東邊和西邊都有一隻軍隊往天成衛而來,這一下聆敬陽和所有將領傻眼,他們只曉得東邊來的是後營部隊,可西邊來的呢,又是哪一隻隊伍?
李如風連忙帶著部隊去西側進行斥候任務,終於知道西側部隊,竟然是一隻從大同府來的叛軍主力部隊,已和高山,陽和兩地叛軍匯合到一起,企圖進攻天成衛,聆敬陽讓李如風帶上這個情報去後營,讓後營做好防範,莫要被叛軍一口氣吃掉。
後營前鋒部隊是左果毅將軍張能,他是後營二把手,他親自帶領前鋒來到天成衛,卻看到在此地石營騎兵,急速往他們奔來,後營將士連忙架起弓箭,張能喝住部下,不許和石營將士爆發衝突。
向他奔來的是李如風,聆敬陽讓他親自去後營部隊,李如風看到張能以後,有些不太自然,李如風以前在後營擔任哨總,就是在張能部隊,張能是他頂頭上司,見面後,李如風穩住情緒,和張能客氣說道:“張將軍,末將右營騎兵掌旗李如風,我部在天成衛西側發現數萬叛軍,正在往天成衛而來,還請後營弟兄和我部兵馬擊敗叛軍,再舉兵南下。”
張能眼睛一眯,和部將說道:“你們過去看一下,我回去和李將軍彙報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