為了給騎兵營補充力量,聆敬陽在私下找到文家,問文家有沒有能力在山西搞到馬匹?

文家家主自從得到糧食和食鹽貿易以後,家族對外的一切事情都由文步題來負責,文步題悄悄和聆敬陽表示,文家在大同府有熟人,也認得一些叛軍將領。

文步題這番話,著實把聆敬陽嚇一跳,文家竟然還有這關係,文步題以為聆敬陽說他和叛軍有千絲萬縷的關係,連忙說道:“都尉,文家只是在生意場,花點錢打通一些叛軍將領,和叛軍並沒有實質上交往。”

“文步題,你們文家手眼通天啊。”

聆敬陽口頭上罵著文步題,心裡卻舒暢著,對待天下大勢,他有很清晰的認識,政治上不能解決的東西,可以用軍事來解決,軍事上不能解決得事情,換一種方式,比如銀子,反間等都能夠起到意想不到效果。

他和文步題繼續說道:“你認得大同府哪些官將啊?”

文家家族利益已和石營緊緊綁在一起,文步題也豁出去,和聆敬陽說起家族秘密,文家和蔚縣縣丞熟悉,曾經為了給文家商隊在蔚縣歇息和保護,文家給蔚縣縣丞送去一千兩白銀,逢年過節也都送去土特產和銀子。

聆敬陽聽到蔚縣,兩個字,頓時想到李道力,一個月前他讓李道力前往山西蔚州,就是想讓李道力在山西打好前站。

李道力有好友在蔚州擔任中級將領,也不知道李道力和他好友,有沒有在姜瓖叛亂中活下來。

“文步題,本都尉給你一個任務,你要是能夠完成,以後文家子弟可以在蔚縣出仕。”

文步題心花怒放,出仕,這可是文家數十年夢寐以求的,明朝有著嚴格戶籍制度,家族經商,子弟不能科舉,也不能捐贈買 官。

雖然數十年前,買 官賣官不再是禁區,文家也出了戰將,可在地方官府中,文家確沒有建樹,正因為官場上沒有家族子弟,這數十年間掙了不少銀子,也被官府敲詐走不少銀子。

猛地聽到聆敬陽說文家子弟可以在蔚縣出仕,文步題激動差點跳起來,他和聆敬陽說道:“聆將軍,你這份恩情文家永世不忘,你讓我上刀山,下火海,我都願意。”

“那你就去蔚縣,幫我找一個人,還有從蔚州等地販賣一些馬匹,你要是辦好了,文家將會是我左膀右臂,辦不好,我也不會怪你,但你要活著回來。”

文步題咬咬牙,他和蔚縣那個縣丞確實關係不錯,那一千兩銀子還是他親自送過去,想到這裡,他和聆敬陽下軍令狀, 不完成任務,他就在蔚縣不回來。

聆敬陽也知道這個任務很艱鉅,馬匹還好點,可李道力就像是在大海里撈沙子一樣,文步題也不認識李道力,聆敬陽想到這裡,給文步題找來一個幫手。

在軍隊中,和李道力見過面的人數並不多,老饅頭和董大器絕對算得上見得次數最多的人,董大器在天成縣擔任守備,負責鎮兵操練新兵。

只有老饅頭適合這個任務,老饅頭也不願意在後勤輜重營廝混,聆敬陽讓他和文步題前往蔚縣,在蔚縣打聽李道力下落,如果蔚縣沒有,就在整個蔚州打聽李道力。

如果還沒有李道力訊息,李道力很有可能死於大同兵變,文步題和老饅頭放棄這個任務,果斷撤回來。

老饅頭領到任務以後,有些失望,他可是想上戰場重新擼起大刀片子,讓他和文步題去蔚縣買馬,這不是大材小用嗎?

好在還有一個任務是打聽李道力下落,這個任務有點挑戰性,他也是衝著這個任務去的,和文步題兩人喬裝打扮一番後,就往蔚縣方向去了。

聆敬陽在他們走後,來到冷如鐵軍中,冷如鐵部下在攻打天成衛戰役中損失慘重,正在城內休整。

冷如鐵本人也受到輕傷,在軍營裡躺著,喝著茶,看著老兵操練新兵,見聆敬陽前來,連忙站起來,聆敬陽讓他繼續躺著。

他還真繼續躺下來,聆敬陽也不在意這些虛情假意東西,問冷如鐵傷勢怎樣?

領如鐵揮了揮手臂,表示恢復的還可以。聆敬陽也不和冷如鐵客氣,和他說起天成衛在未來一段時間內,不會有大規模戰事,當務之急是給後營做後盾,給後營輸血,讓後勤在東邊頂著清軍,石營可以不用和清軍正面廝殺。

冷如鐵很是贊同聆敬陽觀點,也摸透聆敬陽心思,不用聆敬陽開口,和聆敬陽請纓,願意帶兵去支援後營和清軍作戰,

領如鐵不僅僅是請戰,還和聆敬陽說起唇亡齒寒的道理,後營要是頂不住清軍進攻,石營在天成衛也堅持不了多久。

他以為他一部兵力支援後營,猶如抱薪救火,需要調動一隻含金量足的援軍,去支援宣府鎮後營作戰。

聆敬陽沒有同意冷如鐵加強對後營支援的計劃,他讓冷如鐵去去支援後營,是做做樣子,主要目的還是和李過搞好關係。

以為在他印象裡,清軍紅夷大炮即將抵達戰場,這種大殺器是明末戰場上第一重型武器,沒有紅夷大炮轟不開的城牆。

清軍入關有一個多月,已從關外調來紅夷大炮,在紅夷大炮轟炸下,宣府鎮城牆就像是豆腐塊一樣,分分鐘成為粉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