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些八旗兵將領面面相覷,他們雖然是一線將領,常年領兵在外作戰,卻並不是政治白痴,雖然李狍是明人,可他眼光卻是看得遠,八旗將領認同李狍建議,確實需要讓一個懂得明語的人,去和大順軍商洽。

李狍想到他的部將高屯,也是他的親兵,以前讀過一些書,能說會道,讓他今晚去大順軍軍營,和大順軍將領協商,兩軍是否可以找到一個共存之道,高屯接到命令以後,有些為難,他可不敢去大順軍軍營,天曉得這些大順軍會不會一刀把他砍了。

李狍和他說道:“兩軍交戰不斬來使,你先是招降大順軍,招降成功,我賞銀一千,要是未能招降,就和大順軍協商,讓他們滾出應天府,協商好了,我賞銀五百兩給你。”

在李狍威逼利誘之下,高屯被迫準備今晚去大順軍軍營,天黑以後,他就帶著高屯等清軍將領囑託,騎上快馬飛速趕往大順軍軍營,大順軍和清軍始終保持十公里距離,王洪領著武士騎兵在石營後面斷後,早就有部下向他彙報,有一個騎兵往這裡飛奔而來。

王洪二話不說,帶領部下迎上去,看見一個清軍騎兵在夜色下狂奔,部下和他說道:“殺了?”

他和部將說道:“不要殺,此人急匆匆而來,或許是從清軍中叛逃,又或是受到清軍將領囑託,來我軍議和。”

部下又問他要不要生擒此人,王洪倒是同意,下令一半騎兵在道路中央攔著,另一半人放高屯進來以後,在後面堵著,讓高屯前進不得,也撤不回去。

高屯也是心裡慌慌,這一路怎麼就沒有看到大順軍騎兵呢,眼看就要趕到大順軍軍營,會不會被大順軍哨兵射殺,他在瞎想時,突然看見面前一排清一色大順軍騎兵,他下意識往後看,也是一排清一色大順軍騎兵。

高屯忙說道:“諸位好漢,莫要殺我,我是議和而來,請帶我去見你家主將。”

王洪一聽,笑了,帶著部下上前,將高屯繳械,卻發現高屯根本沒有帶武器,空著手趕來,王洪帶著他來到石營軍營,今晚執勤的是張羅輔部,他看著王洪帶來一個清軍騎兵,有些好奇問王洪這個舌頭是咋回事?

王洪聳聳肩膀,表示無可奉告,帶著高屯進入軍營,來到聆敬陽中軍營地,聆敬陽不在中軍軍營,正在後勤輜重營,和老饅頭一起安撫在白天戰鬥受傷的百姓。

王洪看到董大器,就和他說起清軍有人來議和,人就在後面,請董大器和聆都尉稟報,董大器連忙來到後勤輜重營,看到聆敬陽和老饅頭在說話,上前一步在聆敬陽耳邊小聲說道:“都尉,騎兵營部總王洪,在後軍帶回來一個清軍舌頭,說是來和我軍議和。”

聆敬陽猛地一愣,清軍來議和?

他讓老饅頭去通知其他將領到中軍,他來會一會這個清軍使者,和董大器趕回中軍,大老遠就看金王洪等十來個騎兵在中軍營地等候,他讓王洪把人帶來。

王洪和高屯說道:“跟我走吧。”

高屯跟著王洪後面,來到聆敬陽的帳篷,董大器點燃火把,聆敬陽看到一個猥瑣的清兵,站在王洪後面,他說道:“我乃石營都尉聆敬陽。”

高屯連忙上前,說道:“聆將軍,小的高屯,奉我家將軍囑託,特意來和諸位好漢議和,請諸位將軍鳥澤良木爾棲,共謀富貴。”

他還沒有說完,從外面進來的李如風,冷如鐵,王承恩三人像是看死人一樣看著他,看的高屯心裡發毛,這大順軍怎麼這麼弒殺?

隨後來的是張羅輔和萬里雲,最後來的是王堡,石營所有高階將領都聚集在一起,看著高屯一人,高屯吞了一口唾沫,和聆敬陽說道:“聆將軍,我家將軍是為諸位前程而來,諸位能知途迷返,我家將軍一定在貝子爺面前替諸位多多美言,以後就一起縱享關內花花世界。”

張羅輔跳起來,一拳頭打在高屯嘴巴上,打的高屯痛的打滾,委屈的想哭,張羅輔罵他鼠輩,也不看看這是哪裡,這裡是大順軍,怎麼會投降建奴,他作勢要拔刀砍了高屯,嚇得高屯跪在地上,一把鼻涕一把眼淚說道,他也是受囑託而來,請諸位好漢莫要殺他,讓他留著條小命回去覆命。

聆敬陽和高屯說道:“有那麼一句話,叫啥兩軍交戰不斬來使,可我們不認同你們是軍隊,你們不過是關外一群野人,來人啊,拖出去斬了。”

董大器頓時走上前,將高屯拖出去,高屯連忙喊道:“我家將軍願意禮送諸位離開順天府,還請諸位好漢從遵化北離去。”

聆敬陽和董大器點點頭,董大器又把高屯拖回來,讓他跪在地上說話,高屯死裡逃生,捂著心臟和石營將領傳達李狍的意思,希望大順軍儘快撤走,但能否給清軍留下點“戰利品”,讓他們可以在貝子面前好看一些。

聆敬陽眯著眼睛,這清軍是在搞什麼,莫非在遵化城北邊設下伏兵,他和高屯說道:“為什麼要讓我軍從遵化城北撤走?”

高屯哪裡敢說是害怕大順軍南下薊州,只是說起清軍連日征戰,不堪重負,不願意繼續再戰,祈求兩軍各自離去,但還是請大順軍留下一些物資和人頭,讓他們面子好看一些,畢竟李狍可是在屯齊面前立下軍令狀,要滅掉這隻大順軍。

聆敬陽一時間很迷糊,他讓董大器把北直隸地圖鋪開,和萬里雲等將領在地圖上看來看去,遵化城北邊是長城,往西是馬蘭峪關,一直往西走,可以抵達密雲,密雲往西是宣府鎮,和山西相鄰,這裡的明軍早就投降大順軍,此時應該還在大順軍手中,但是這些明軍實力弱小,大順軍來打不過大順軍,清軍進攻也擋不住清軍進攻,但能夠撤到這裡,也就相當於一隻腳到了山西,

他還是沒能夠捕捉到清軍真實意圖,他知道多爾袞在薊州,但絕對想不到清軍將領會害怕大順軍南下去薊州,讓清軍在多爾袞面前顏面掃地,冷如鐵等將領也沒有想到,眾人一時間都不知道說什麼好?

萬里雲打破沉默,和高屯說道:“你家將軍想要議和,就要有誠意,我沒有猜錯,此時在遵化城城北,應該有大量貴軍吧。”

高屯還真不知道,李狍雖然讓他來大順軍軍營商洽,但也兩手準備,讓部下趕往遵化城,在遵化城城南部下伏兵,故意讓高屯釋放錯誤資訊,讓石營可以從遵化城城北離開順天府,可謂是詭計多端。

高屯和萬里雲說道:“這位將軍,我家將軍真是為了議和,還請諸位好漢速速離去。”

萬里雲和聆敬陽使個顏色,聆敬陽讓董大器把高屯帶出去,然後和部下說道:“諸位,怎麼看?”

張羅輔等將領不願意和清軍議和,清軍要來打,那就繼續打,想讓他們去遵化城北撤退,那就偏偏從遵化城城南撤退,看看遵化城城南有什麼?

冷靜如冷如鐵,也想不出來清軍今晚突然失心瘋,又是勸降又是議和,莫非清軍內部出現叛亂,又或者是陛下帶領大軍反擊清軍,迫使清軍不得不戰略收縮。

他把他想到的和聆敬陽做彙報,聆敬陽聽說以後,陷入沉默,他很瞭解大順軍和清軍作戰史,在1644年幾乎沒有贏過,被清軍摁著打,不管是野戰,還是攻城,都被清軍一敗再敗,在軍事上沒有取得成績,清軍內部也沒有大的爭端,不管是阿濟格,還是多鐸等滿清忠臣,都能夠聽從多爾袞,至於吳三桂等投降明軍,更是死心塌地跟著清軍攻城略地。

他強迫自己冷靜思考,清軍一定有陰謀,但是這個陰謀像是陽謀一樣,明明差一點就可以看到,卻始終不能識破清軍陰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