秦烈像是知道眾人心思,於是和眾人訴說他們的故事,他們確實是關寧軍將士,但是每個人都和建奴有著血海深仇,幾乎人人都曾在關外和建奴廝殺,有計程車兵從天啟年殺到崇禎年,幾乎每個將士都有親人死在建奴刀下,他們和建奴有著血海深仇,不可能因為吳三桂,高低等人一句話,就放下血仇,剃髮易服,做建奴的看門狗。

聆敬陽軍中人才奇缺,恨不得天下英才為他所用,熱情向秦烈發出邀請。

“諸位是我華夏好男兒,有情有義,我這裡有一掌旗之位,秦將軍如願意,聆某虛位以待。”

秦烈並不懂大順軍武將官職,以為掌旗不過是軍中文職,聆敬陽是想吞併他的兵馬,讓他成為一個可有可無的閒人,有些不太情願,說道:“聆將軍,秦某不識字,只會打打殺殺,這掌旗確實不太適合。”

聆敬陽這才明白秦烈意思,和他說道:“掌旗是我軍中級武官,和你們關寧軍千總類似,並不是軍中幕僚等角色”

秦烈這才放下心來,聆敬陽讓他擔任李如風空缺,麾下將士成為新第一掌旗士兵,秦烈擔任第一掌旗,秦烈並沒有因為以前是守備,投靠大順軍以後,降級為千總級別而心有怨言,畢竟他只有一百多部下,在明軍序列中也就夠格擔任把總,在大順軍中能夠擔任掌旗,他很心滿意足。

秦楚決定在羅城駐守到天亮,下令各部迅速修復城牆,全軍做好抵禦建奴進攻戰備,秦烈告訴他,翼城在白天戰鬥中也損壞嚴重,如果還有餘力,可以發動突襲翼城戰役,他有很大把握攻破翼城,將在翼城裡關寧軍部分家屬帶走。

萬里雲眼睛一亮,說道:“翼城還有你們關寧軍家屬?”

秦烈點點頭,告訴眾人,關寧軍中也有好漢,更有不願意屈膝投降的文人士子和百姓,這些人大多數和其他關寧軍將士家屬有親屬關係,吳三桂也不好全部殺掉,將他們送往翼城,在翼城幹苦力,等到天下大定,這些人不投降也得投降。

聽說還有家屬,裡面有讀書人和勞動力,聆敬陽果斷下令突襲翼城:“我們現在就去翼城,建奴做夢都想不到,我們這點人馬還能夠突襲翼城。”

眾將士還沉浸在突襲羅城喜悅之中,聽聞要繼續突襲建奴,紛紛踴躍,聆敬陽想到這次有很多家屬,和秦烈說道:“家屬有多少人?”

秦烈回他:“兩千餘人,大多都是婦孺老幼。”

聆敬陽沉思片刻,帶上這麼多家屬,並不好進行下一步作戰,但一想到這些家屬政治意義,遠比軍事意義要強,於是咬牙也要救家屬出翼城,大不了全軍放棄山海關,撤退到三屯營,以三屯營為據點,和建奴展開拉鋸戰。

之塔指揮下,石營將士再一次發動突襲,為了起到更好效果,聆敬陽在城牆上放兩個哨計程車兵,每一個士兵都舉著兩個火把,在城牆上駐守,另外還有幾十個受傷不能參戰計程車兵,也在城內舉著火把,這樣做是在告訴山海關建奴,他們決定死守羅城,不服就放馬過來。

色勒在山海關走來走去,早就讓部下騎上快馬趕往攝政王軍營,向攝政王彙報山海關遭到大順軍殘部突襲,羅城失守,山海關主體和翼城都還在,請攝政王放心,他會盡快奪回羅城。

部下消失在夜色中,色勒開始著手進攻羅城,他要搶在多爾袞責怪他之前,把羅城奪回來,為此他召集翼城和山海關諸將領,又下令滿八旗,蒙八旗,還有明八旗等多支部隊在山海關集結。

翼城守將鄂哈和他說道:“翼城城內有兩千多不願意投降的關寧軍家屬,這些人留在翼城,會不會暴動?”

色勒眯著笑眼睛,狠狠做了一個刀切手勢,鄂哈一愣,很快就明白過來,也不參加會議,帶著部下回翼城,幹掉關寧軍家屬,其他將領建議色勒,在大順軍還沒有修復羅城城牆,出兵攻打羅城,色勒覺得不妥,他麾下兵馬並不多,雖然親王濟爾哈朗帶領安雲軍從瀋陽飛奔而來,但還需要時間,他不敢在黑夜裡,調動山海關本部兵馬去進攻羅城,要是山海關附近還有大順軍其他殘部,在這時突襲山海關,將山海關關奪走,他就是大清入關以後的笑柄,就算是有一百個腦袋,都不夠攝政王砍。

他和部將下令,各部整頓兵馬,天亮進攻羅城,各部將領領命以後,回到軍營,準備天亮以後攻打羅城,翼城守將鄂哈也帶著三百步軍回到翼城,準備在翼城大開殺戒。

關寧軍家屬餓了一天一夜,早就是飢腸轆轆,有一些人大喊願意投降建奴,但更多人還是拒絕投降,他們和大順是敵人,但是和建奴是死敵,願意投降的家屬被不願意投降的家屬一頓揍,打的鼻青臉腫,最後躺在地上直哼哼。

鄂哈帶著部下來到翼城校場,看著兩千多關寧軍家屬都坐在地上,和部下說道:“去,準備點火箭,射死他們,射完以後,再去剁腦袋。”

部將領著一群兵卒,很快就送來一大車在箭頭上幫著沾滿火油的箭鏃,鄂哈用火吧點燃一隻箭鏃,放在弓弦上,用力射去,箭鏃帶著火焰射入一個家屬胸膛,發出痛苦慘叫聲,附近人一愣,頓時從校場各個地方飛出數百隻火箭,家屬被射的發出哇哇大叫慘聲。

聆敬陽帶著部隊悄悄摸進翼城,突然聽見城內傳來慘叫,意識到城內這些屠夫正在殺害關寧軍百姓,他用力一揮手,各部兵馬登時猛衝翼城,翼城和羅城一樣,在白天戰鬥中被大順軍攻破,很多段城牆雖然被簡易修復,石營將士扛著木頭,往城牆上撞,剛剛撞了幾下,簡易修復的城牆出現裂縫,董大器個頭大,扛著一根巨大圓木,用力頂過去,瞬間撞出一個大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