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卷 風捲殘雲 第二十二章:武進士(第2/2頁)
章節報錯
他和部下說道:“出城,等待張將軍。”
董大器聽著滿城歡呼,和聆敬陽說道:“哨總,這保定城都被攻破,張將軍還來嗎?”
聆敬陽扭過頭,看著董大器大腦袋,很想摸一把這個大腦袋,究竟在想啥?
李如風還在惱怒董大器阻攔他在城內殺敵,滿不在乎說道:“保定城被攻破,可不代表保定府就沒有明軍,或許這保定城附近還有其他明軍呢?”
張羅輔一言不發,他知道在保定城南邊不遠的蠡縣,還有一隻明軍在堅守,那是總兵馬岱部隊,保定城被攻破,蠡縣那點兵馬獨木難支,遲早會被大順軍吃掉。
聆敬陽從老饅頭手中接過一個饅頭,一邊吃一邊說道:“張將軍有七千兵馬,在保定府橫著走,對了,你們之中腿腳好?”
李如風把頭抬得高高的,意思是他腿腳好,騎術也好,聆敬陽和他說道:“你趕緊回去,和張將軍彙報,保定城已被攻破。”
李如風立馬把頭低下來,他可不想告訴張鼎這個訊息,聆敬陽很難想象,張鼎帶著數千兵馬不辭辛苦趕來,卻得到左營已攻佔保定城訊息,這不是讓人白跑一趟嗎?
沒有人去報信,聆敬陽只好帶著部下來到城外,一眼就看見朱由檢和王承恩和兩百多百姓組成的雜牌兵,等待他們歸來。
張羅輔一開始並不在意這一群大順軍士兵,可走近一看,站在最前面兩人,竟然是陛下和王公公,他心跳快到幾乎要爆炸,聆敬陽卻慢悠悠說道:“今晚旗開得勝,我們去城裡買了些吃的,大夥們一起吃點。”
話音剛落,從城內衝出來一個騎兵,是劉芳亮親兵,帶著最新軍令,下令在城外軍隊立即趕往蠡縣,聆敬陽問他為什麼要去蠡縣?
親兵忙著傳達軍令,只是告訴他,在蠡縣還有一隻明軍,正在試圖突圍,劉將軍有令,莫要讓蠡縣明軍撤走。
聆敬陽實在是不想走,雖然今晚攻城戰幾乎沒有流血,可也累的夠嗆,此刻又要長途跋涉,他強忍著疲憊,帶著部下往蠡縣前進,在他們周圍,也有很多部隊往蠡縣趕去,甚至還有少量部隊從保定城撤出來,看樣子也是往蠡縣開拔。
聆敬陽帶著兩百多人雜牌軍,在夜間前進,保定城到蠡縣有點距離,眾人足足走了半夜,累的實在是走不動,被迫停下來休息,好在左營其他部隊並沒有強迫先鋒軍跟上,任由聆敬陽等人在道路一側休息。
張羅輔很多次想和朱由檢表明身份,卻被聆敬陽一腳踹在腰間,將他踹翻在地。
罵道:“你個鱉孫子,去給老子把馬餵了。”
因為他是新投降士兵,在先鋒軍中屬於最末端,是個人都可以對他呼來呼去,他都心甘情願,只要能夠守護在陛下週圍,讓他做牛做馬都可以,他可是清楚地聽人說京城被李賊攻破,陛下以殉國,他痛哭涕流,今晚卻又看見陛下,如果只是長得像,他還有些不確定,可是王承恩也在這裡,這就說明陛下絕對是真的。
聆敬陽踹他一腳,是讓他低調,在他們周圍,可都是貨真價實的大順軍將士,自爆身份是想死更快一些,他老老實實去餵馬。
聆敬陽等人休息一會兒,繼續趕路,第二天中午終於趕到蠡縣下屬鄉村,距離蠡縣還有二十里地,蠡縣已被左營將士裡三層外三層,圍的結結實實,副制將軍劉希堯為戰前領兵大將,他也知曉劉芳亮意思,這蠡縣就當做是禮物送給張鼎。
只是這張鼎速度也是和蝸牛一樣,就讓兩百多先鋒營將士來報道,他在想,張鼎總不可能讓先鋒軍這點雜兵,來分享戰功吧?
劉希堯還真的沒有想錯,張鼎這一路大軍在進入涿州後,突然接到來自京城緊急軍令,陛下下令在北直隸各部火速往京城集結,在京城中營戰友也送來小道訊息,山海關好像有變,陛下意欲親征,各部主力部隊做好出正準備。
張鼎這隻援軍在涿州城廢墟上紮營,休息一夜後,又往京城方向回去,張鼎只顧著趕回京城,竟忘了在保定府先鋒營。
眼見大軍往回走,李道威連忙讓張順去召回先鋒營,張順正在涿州城和李道理肅清刺客,他們取得一些成績,滅掉一隻潛伏在涿州城鄉下細作組織,只是這些細作不是被殺,就是自殺,沒有找到幕後指使。
張順聽到大軍要回去,連忙讓一個部下騎上快馬趕往保定府,讓先鋒營立即趕回來,部下啟程趕往保定城,卻在半路上被刺客偷襲,死的不明不白,也沒有能夠把召回先鋒營軍令送給聆敬陽。
與此同時,在保定府的左營也接到京城軍令,主力部隊帶上補給,趕往京城集結,劉芳亮也顧不上蠡縣那點明軍,帶上主力部隊立即趕往京城,臨走前下令劉希堯攻破蠡縣,率軍到京城匯合。
劉希堯接到軍令後,立即進攻蠡縣,蠡縣明軍在保定城失守以後,早就是軍心大亂,很多將士從城中出逃,剩下兵馬根本不足以守城。
馬岱任由諸軍散去,劉希堯指揮大軍開始攻城,守軍不能敵,馬岱自盡,未成,遁去,劉希堯攻佔蠡縣,在城內歇息半天,下令大軍趕往京城,卻驚訝發現部下磨磨蹭蹭。
忙問部將這是怎麼回事,部將扭扭捏捏告訴他,將士們連日征戰,早就是疲憊之師,實在是沒有餘力繼續趕路?
軍心疲憊,劉希堯貴為主將,也不敢違背將士意願,下令全軍在蠡縣休整兩天,聆敬陽這隻雜牌兵剛剛趕到蠡縣,就接到命令在蠡縣休息,也因為先鋒營速度慢,並沒有加入進攻蠡縣隊伍之中,只是來回奔波讓先鋒營將士面露菜色。
聆敬陽也不客氣,領著一群雜牌兵入駐蠡縣,一群人要吃要喝,聆敬陽又是客軍,只得到很少補給,眼看就要斷糧,聆敬陽被迫硬著頭皮求左營多給點補給,卻被左營糧官告訴,左營也缺糧,想要糧草,就去搶大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