朱由檢畢竟是天子,當然不會為了幾個小兵性命在思來想去,聆敬陽敬畏生命,他不能眼睜睜看著戰友去送死,董大器和老饅頭也勸聆敬陽,不要去救那些失去信心計程車兵,李如風也勸說聆敬陽,還是儘快撤退。

聆敬陽跺跺腳,部下不執行他的命令,以後怎麼才能帶好軍隊,他覺得自己很失敗,二十多人隊伍都帶不好,以後還怎麼光復河山?

突然,他表情殺肅,和眾人說道:“我說了,必須得救,不救,莫要怪老子不客氣。”

這種殺氣讓眾人有些不適應,聆敬陽繼續說道:“這些潰卒不過是暫時被打散,聚攏他們,給吃的,給喝的,養一段時間以後,士氣,體力恢復,又是一隻可以野戰的成建制軍隊。”

沒有人回答聆敬陽,聆敬陽把手中大刀抖了抖,說道:“是爺們的,跟老子上。”

聆敬陽在心裡下定決心,這一次不跟著他一起上的人,以後就要被擠出權力核心,更不會重用,聆敬陽也害怕沒有跟著他一起上。

他走出樹林那一刻,李如風等人也堅定提著武器,跟著聆敬陽腳步走出樹林,後面是董大器,老饅頭,朱由檢等人,都跟著聆敬陽一起上,剛剛被提拔為張羅輔很欣賞聆敬陽勇氣,他用右手提著巴牙喇,也跟了上去。

聆敬陽往回一看,所有人都著他一起出來,他內心很滿足,笑了笑,說道:“目標,三營屯。”

眾將士紛紛騎上戰馬,向著三營屯衝去。

聆敬陽距離三營屯越進,就越能聽到打打殺殺聲音,有一些潰卒從裡面往外面跑,聆敬陽用大刀指著他們,逼迫他們殺回去,潰卒已經嚇破膽,裡面早就是殺得血流成河,哪還有勇氣回去?

越來越多潰兵從裡面跑出來,聆敬陽一刀砍下去,一個潰卒頭盔被砍掉在地,嚇得他趕緊往回衝,李如風也高聲喊道:“右營大軍就在後面,諸位殺回去,賞銀升官皆有。”

在聆敬陽威逼利誘之下,潰卒被迫返回去和巴牙喇廝殺,。

三營屯裡,鰲拜帶著部下殺來殺去,這些大順軍就是大明邊軍,清軍數十年裡打的明軍滿地找牙,鰲拜對他們有很大心理優勢,巴牙喇也是殺得盡興,不一會兒,潰卒屍體堆滿巷子。

聆敬陽帶著部下衝進三營屯,裡面潰兵幾乎被斬殺殆盡,只剩下一百多個被趕回來的潰兵,鰲拜帶著一百多巴牙喇從營地裡各個角落走出來,每一個巴牙喇身上都沾滿血跡,他們輕蔑看著聆敬陽等人,聆敬陽毫不畏懼,李如風在他耳邊輕聲說道:“大人,這些都是建奴白甲兵,咱們還是不能硬碰硬。”

李如風說完以後,就讓張羅輔把俘虜帶上來,張羅輔一隻手提著俘虜,扔到鰲拜等人面前,鰲拜也是眉頭一皺,這些人竟殺死他的步軍校,看來也有幾分本事。

鰲拜明語說的不利索,但還是能說幾句,也能夠聽得懂,聆敬陽聽著斷斷續續說話,卻不知此人就是後世大名鼎鼎的鰲拜,聆敬陽看著清軍人多勢眾,硬拼肯定不行,但是他們也有優勢,就是所有人都騎在馬上,青桔你在三屯營都是步戰,就算打不過,也可以以最快速度衝出去。

鰲拜羅裡吧嗦說了一大堆,聆敬陽當做放屁,還用刀子指向鰲拜,下令鰲拜投降,此舉徹底激怒鰲拜,他一甩頭,所有巴牙喇都衝上去。

而就在這時,從三屯營外又衝進來一大批大順軍將士,這些大順軍護著一人,此人是大順朝廷兵部左侍郎左懋泰,他和唐通兩人駐守山海關,唐通麾下八千兵馬被吳三桂和高地擊敗以後,兩人也被打散,他領著千餘人往薊州撤退,撤退到三屯營附近,見三屯營殺喊聲沖天,於是帶兵前來一看。

誰曾想在這裡遇到潰卒和清軍,左懋泰慌忙下令全軍掩殺上去,巴牙喇是清軍精銳,可精銳面對成群成建制步軍進攻,就算是取得殲滅戰役,損失也非常大。

鰲拜被迫下令撤退,他越是想撤退,左懋第就越不讓,他下令全軍出擊,將這些韃子全部殺了,以洩吳三桂背叛心頭之恨,鰲拜見大順軍竟然敢追擊,咬咬牙,令全軍停止撤退,打大順軍一個反衝鋒,一陣刀鋒箭雨,進攻清軍大順軍被殺死百餘人,其他人頓時不敢上前,任由鰲拜撤走。

在戰鬥中,聆敬陽等人並沒有和步兵混站在一起,而是騎在馬上在屯子外圍騎射,射殺射傷十來個巴牙喇性命,戰鬥結束以後,左懋第下令各部集合。

他雖然有千餘名部下,可大多數人是唐通兵馬,大順軍將士只有他帶來山海關的百餘人。

唐通的兵馬,他不好指揮,這時候,聆敬陽等人騎著戰馬趕回來,見到左懋第,老饅頭趕緊和他說道:“部總,這是兵部左侍郎,你趕緊去拜見他”

聆敬陽聽說此人竟然是兵部左侍郎,這可是大順軍核心,連忙帶著部下來到左懋第面前,單膝跪下給左懋第行禮。

“末將聆敬陽,隸屬右營白將軍下屬,奉命前往永平府打探敵情。”